中國人性格看起來矛盾,實際上是為了兼顧。遇到事情,可以先從最壞方面打算,才反過來思考能夠好到什麼地步?也可以先想好的再想壞的,但是都必須兩方面兼顧,找出合理點。
中國人為了「兼顧」雙方以求圓滿,「剛」、「柔」兩把刷子交互運用,以致成了孔子所說的「無可無不可」。剛、柔交互運用的標準在於「合理」,應該剛時要剛,應該柔時要柔,所以常看到中國人有時候這樣、有時候那樣,變來變去並不一定,但只要變得合理,便屬合理行為。
如果只是單純兼顧雙方,中國人就不是這樣便是那樣,還不致於過份複雜,但中國人會在兩方之間的中間地帶,產生許多選擇,增加中國人性格的多樣和複雜化,加上原來的善於變化,就更經常使人摸不著頭腦。
變得合理說起來很簡單,實際應用起來,卻十分困難。首先,合理本身就具變動,凡事順暢時,要警惕自己不可能長久順暢才合理;不順時,要給自己一些安慰,認為「順久了,不順一下自己才會保持應變力」;或者給自己一些希望,「皇天不負苦心人,總會有順的一天」;甚至給自己一點麻醉,「比上不足,比下還是有餘」 ... ...
請繼續閱讀此篇文章 登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