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一詞的意義,在當前社會好像來越模糊了。從最近有關人民信心的調查報告看來,大家對於立法委員、司法制度以及媒體資訊的信心都偏低,然後對於社會與個人前景的看法也日趨悲觀。即使在客觀上有各種理由讓大家覺得煩惱,我們還是要針對「希望」提出一些處方。
首先,不要完全相信統計數字。譬如,目前失業率居高不下,但是你關心的是自己的工作有無保障,以及如何使自己在職場上更有馳騁的空間。有些人遇到失業危機,立刻努力培養其他專長,勇於在中年時期嘗試與創新。又如,根據一項有關移民意願的調查,想要走出台灣的人在比例上也增加了。但是,你只須認定這裏是自己的家鄉,又何必費心去管別人的想法呢?這並不是鴕鳥心態,而是化解失望侵襲的主要方法。
面對問題,尋求解決之道
其次,不必否認問題存在,但要設法解決問題。問題若是屬於社會的,個人只有籍由選票來表達意見。譬如,民眾覺得經濟困境來自政局不穩,而政局的亂源又可以推至政黨之間的惡鬥。如果進而探討政黨之間為何要惡鬥,恐怕不是短時間可以找到結論的。換言 ... ...
請繼續閱讀此篇文章 登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