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銷產業產值雖然連年遞增,2019年甚至比2018年激增了100多億元,年產值達到935億元。直銷對社會貢獻巨大,但是卻一直沒有合理的社會地位,人們多半仍以老鼠會看待直銷,有些人更在老鼠會前面加上「王祿仔仙」,用「王祿仔仙老鼠會」形容以銷售營養保健品為主的直銷公司。
為什麼直銷產業始終背負罵名、擺脫不了負面觀感呢?直銷產業又該如何走出陰霾、抬頭挺胸呢?
圖片提供/直銷智庫
2020年8月21日,直銷智庫邀集直銷同業、學者專家、立法委員及官員300餘人,於張榮發文教基金會舉辦了一場「如何完善法規環境?還給傳銷合理的社會地位」學術研討會,透過產業菁英的意見交流,積極為台灣直銷產業找尋方案,創造改變的契機與力量。
長期關心直銷產業的立委林岱樺,一早就到場對研討會發表期許,她說,直銷產業的許多業者,都有很好的產品,都有一顆永續經營的心,希望產業可以在健康的環境上永續蓬勃發展。
直銷智庫理事長王文欽表示,直銷產值雖然已經到了935億,直銷商也有369萬人。但這個規模龐大的產業與族群,卻一直忍受著委屈。「我進入直銷只有10年,這10年間,我看到的現實是,很多直銷人在公司講得口沫橫飛、鏗鏘有力,到了街上、回到家裡,卻不敢承認自己在做直銷。」王文欽希望透過智庫的努力,集合大家的智慧,能夠傳播直銷的核心價值,提升直銷的社會地位,也希望媒體能夠多報導直銷的良善與貢獻。
議題一、從疫情蔓延看傳銷價值
研討會第一個議題是「從疫情蔓延看傳銷價值」,議題主持人胡殿群曾經參與玫琳凱和美安公司的成立,很早就感受到社會對直銷存在著結構性的不公平。他說:「我個人印象最深的是,大家去家樂福買東西不必繳稅,但是直銷商消費直銷商品的時候,卻還要被政府扣繳所得稅。」
議題主講人是多層次傳銷商業同業公會新上任的第三屆理事長謝進興,他以自己為例:「我出身佃農家庭,直銷幫助我改變個人與家庭的命運。」他認為,直銷事業最大的意義在於:「一個人在成為有錢人的過程中,還能夠幫助很多人也變得有錢。」這就是直銷產業中的「複製成功」,也就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概念。
除了幫助很多人有錢之外,直銷產業以保健品為主,所以另外一個重要價值就是幫助很多人得到健康。「在生命的最後階段,你會發現,沒有什麼比健康更重要。」謝進興說:「在直銷產業的努力下,普遍提高社會養生保健的知識,建立正確的養生觀念、提高免疫力、減少疾病感染、降低健保開支,使人得到健康與幸福感。」
與談人《直銷世紀》創辦人李久慈則認為,直銷的社會價值分為財富、健康、成長與人際互動的價值。這一次新冠肺炎疫情,並不是改變世界,而是加速改變了世界。改變中,人們對人際互動需求並沒有減少,只是互動的媒介與形式發生了改變。
李久慈也是一位大陸直銷市場專家,他認為,直銷的未來可以從中國大陸市場近年的變化中取得參考。他說,近3年出現一個名詞叫做「社交電商」,在中國年產值約為1兆人民幣,大約5倍於中國直銷產直最高峰時期。
「很多業外人士已經看到直銷的優勢、學習這些優勢;我們也要海納百川,學習科技、運用科技。」李久慈說:「或許直銷的產值,目標不只是從900億挑戰1000億,而是在未來可以挑戰9000億。」
議題二、傳保會之存在價值:為何傳保會淪為備受爭議的組織
關於傳保會存在的價值,主講人全國商業總會顧問蔡本源說,根據最新施行的財團法人法規定,傳保會定位為政府財團法人,傳保會的董、監人事,是由公平會指派,這種政府財團法人,必須由政府出資過半。然而,傳保會所有的錢,全部來自民間,政府沒出半毛錢,使得傳保會變成一個違法存在的「政府財團法人」。
其次,根據《多層次傳銷保護機構設立及管理辦法》,傳保會有洋洋灑灑7大宗旨,但是根據統計,傳保會在2018年度總計受理7件調處申請案,其中有4件調處失敗、1件調處撤回、1件調處進行中,只有1件調處成立,這樣的績效似乎有點不如預期。
議題三、傳銷事業之管理應從報備制改為許可制
傳銷事業採行報備制已近30年,但由於公平會在「核准」報備時還會加上「報備不等於合法」,使得許多公司處在一種合法與非法間的灰色地帶。主講人傳銷公會創會理事長古承濬表示,經營直銷,是在人們異樣的眼光中過著幸福的日子,這是直銷的美麗與哀愁。造成直銷既美麗又哀愁有3個因素:
- 學校沒有教:直銷在世界上發展超過70年,卻沒有一個正式的直銷學科系,所以社會上沒有直銷專家,所有專家都在直銷業界。
- 人性的貪婪:直銷=組織+營利,這樣的特質,正派經營可以變得強大;但如果拿來吸金,也可以很邪惡。在龐大利益的誘惑下,人性的貪婪總會使人鋌而走險,並且禍害他人。
- 管理的態度:公平會是一個準執法機關,所以在媒體誤解直銷產業時,也不可能出面替產業澄清發聲。另外,直銷產值達935億元,公平會卻以273萬元的預算來管理直銷產業,公平會部分官員即使有心想幫助直銷業,恐怕也力有未逮。
議題四、終止健食法惡法本質與二十年之亂象,將「健康」二字還給民眾
主講人李銘洲律師表示,在健康食品管理法的法條中,許多地方都使用了「健康食品」用語,卻沒有清楚說明每一處「健康食品」的定義是否相同,大家(包括業者、檢調人員、法官甚至衛生主管官員)都講不清楚,究竟什麼樣的食品才是所謂的「健康食品」?
李銘洲表示,假如在一般社會大眾、健康產業業者、執法機關、消費者與法院眼中,對於健康食品各有不同的看法,其實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這牽涉到刑事處罰,必須要明白規定、解釋清楚,讓受規範者得以遵循。」然而,現有法條中,許多條文與犯罪要件並不明確,使人經常誤觸,也造成了法院判決在有罪與無罪之間擺盪,讓人無所適從。
82歲的直銷智庫總召集人陳定國對於衛福部把「健康」二字拿來當做法律用語感到不可思議。「平常我們書信往返,最後常會使用祝你身體健康,如果健康兩個字會有觸法疑慮,大家以後寫信的時候,可能要改用『祝你身體好一點。』」
對於研討會能不能成功推動修法、取得成果,陳定國認為,不論環境如何艱難,堅持努力,一定會獲得改變。
論壇最後,王文欽期望這一次研討的結果能夠為直銷做出具體的貢獻,也希望下一次直銷智庫邀集大家開研討會,可以選在電影院裡面辦,大家一邊欣賞《地圖的盡頭》,看著直銷的價值,一邊討論直銷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