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九型人格

從魚眼睛堆裡看見珍珠 學習第四型人欣賞的眼光和能力


分類 / 九型人格
作者 / 林忠儒
期數 / 第375期

    從魚眼睛堆裡看見珍珠 學習第四型人欣賞的眼光和能力


朗讀:

 

欣賞之心能讓領導者贏得人心。因為被欣賞,人就能煥發自信。領導人若能用欣賞的眼光來看待夥伴,就能激發團隊的正面氛圍,積極向上的態度,帶來士氣的提升,這就是組織的向心力。

 

 

「青山不墨千秋畫,綠水無弦萬古琴」,世界不乏美麗的事物,欠缺的是欣賞的眼光。健康狀態下的第四型人,喜歡透過美的事物來傳達自己的感情,讓旁人感覺他們自戀又神祕,彷彿是墜落凡間的精靈,他們十分個人化,直觀人間的真善美,賦予了美好的意義,留下了天使般的足跡,展示自己的藝術氣息,並以之與他人交流,他們不會掩飾自己的喜樂與感情,也不隱藏難堪的恐懼與軟弱,這些體驗創作都是獨一無二的。

 

欣賞的內涵

 

欣賞的能力是老天爺給予每個人的資源,它就像每個人都擁有微笑的能力一樣,不需要刻意準備,也不需要任何花費,因為它是一種態度,關鍵在於你是否眞正把它發揮出來,願意發自肺腑、用眞心欣賞去別人。

 

欣賞是因為內心的愛,它的作用永遠不會過期,欣賞的出發點是珍惜所擁有的一切,欣賞最佳的表現方式是接納。那麼,它的內涵是什麼呢?

 

  1. 看見價值

 

每個家長看自己家出生的孩子都是百分百的可愛,不管鼻子挺不挺、眼睛大不大,孩子的可愛,不會因為任何原因而減少,學習欣賞就是要比照父母看小孩的喜愛標準,在我們看待任何人事物時,不以批評的角度論好壞,就是欣賞。

 

愛存在於我們的內心,是我們固有的本性,它是一種自由的抉擇,是一種基於自我意願的行動。欣賞之愛是廣博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因為應用的場合不同,長的一尺會有不夠長的時候,而短的一寸也會有過長的時候,欣賞就是既看到尺的價値,也看到寸的優勢。事物都具有雙重性和可變性的特質,我們要避免偏狹的批評,將焦點放在長處的發現,學習用欣賞的視角,注重人的優點。

 

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就是以欣賞的角度看待一切的人事物;因為懂得欣賞,比自己優秀的人都可以成為學習對象,成為我的老師,不如自己的人也能是老師,因為看到他的「不善」,可以引以為誡。

 

  1. 與眾不同

 

這個世界,有沒有不令人頭疼的人呢?

在團隊帶領的經驗中,你是否帶過一個不被看好的夥伴,但是後來卻在別處發展得有聲有色?這樣的案例就是因為我們沒有看到夥伴的亮點,卻被我們的競爭對手看到的結果。

 

很多人學習九型人格的目的是知己識人,透過九型知識認識自我,了解自己的優勢在哪裡,同時也能夠理解他人,進而設身處地為別人考慮。有位第四型的夥伴說:「不被認同,所以與眾不同」,先不管別人欣不欣賞,自己要先珍惜屬於自己的特點,這是一種欣賞的角度,也是一種自信。珍惜自己,才能讓別人覺得珍貴,才可能獲得別人的欣賞。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都有其獨特的存在和表現方式,我們要尊重每個人與眾不同的「特點」。

 

欣賞之心能讓領導者贏得人心。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精髓,是激發夥伴最大範圍的善意,其核心力量就是欣賞。欣賞是一種心態,更是一種發現優點和價値、並且能夠及時表達愛的能力。

 

珍惜別人是欣賞別人的起點,人們拒絕欣賞,就是因為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評判,以至於把人和事物的「特點」誤解為缺點、醜惡。在別人拒絕的地方,欣賞者看人之大,看到了潛在的價値,這就是欣賞的穿透力。如果人一味地抱持錯誤的認知,那就永遠無法理解他人,更做不到真正的欣賞。

 

要做好「懂」欣賞,能夠用人之「特」,關鍵方法是「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是聖嚴法師留給世人的智慧,九型人格將人的個性差異有條不紊地歸類,幫助我們理解自身和他人的行為模式,為我們「面對」問題時能清楚看到癥結所在提供了基礎。

 

九型人格強調不同個性間的互補性,讓我們在「接受」問題的同時,學會欣賞不同觀點,取得問題解決所需的完整信息。

 

九型人格揭示了人際關係中的共性規律,為我們制定有效的問題「處理」方案提供了依據,幫助正確預判各方所需和反應。

 

最後,通過總結規律,九型人格讓我們學會擁抱變化,正確「放下」過往,讓每一個人敢於與眾不同。

 

  1. 適性揚才

 

大家不妨回想看看,當你聽到別人對自己說「不」的感覺是什麼?無力、沮喪,還可能心生不滿,對嗎?這是因為對方表現出來的是拒絕,流露出來的是「我在你之上」的迫人氣勢。

 

欣賞是接納,不是與人爭辯,接納的具體作為是尋找到對方的亮點,並且為他的亮點驚喜和喝采。給對方一個讚許的點頭、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句表揚的語言,接納就在不經意之間與對方心神領會。

 

欣賞,讓你獲得更大的資源。「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古代俠客可以為瞭解自己的人犧牲生命,芳華女子會為了喜歡自己的人化妝打扮,這裡談到的「瞭解」和「喜歡」,就是內心的欣賞和讚歎。

 

一個人可以為了報答知遇之恩,而赴湯蹈火、忘生效死,其中的驅動力竟然因為對方的欣賞;由此可見,欣賞可以創造出人的積極態度。因此,如果我們給予他人肯定、讚美、欣賞,可以協助他激發內在的潛能,令他慷慨激情,並全力以赴。

 

《孫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一個輕敵的主帥,可能引發橫禍,陷全軍於危亡之中,因為「輕視」是沒有欣賞的心態,不重視對手、掉以輕心的結果,常常引發不勝唏噓的遺憾。

 

「一個人若想要成功,你需要夥伴,但是如果要偉大,你需要的是對手。」對手決定你的價值,只有欣賞對手,你才會重視對手,才會準備更好的自己來應對對手所出的考題。在戰場上,對手也可以變成自己的資源。

 

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在面對松下企業不斷要求品質提升與價格讓步時,很多供應商紛紛負氣離去,所有供應商都把松下當作折磨他們的敵人,只有稻盛和夫告訴員工,凡是松下的要求,京瓷二話不說,照單全收。他發揮匠人精神,引導京瓷不斷研發,努力將每一件事做到極致,以符合松下的要求,創業短短數年,京瓷的產品成為市場上最拔尖的,並拓展海外市場,取得美國半導體的訂單。

 

因為被欣賞,人就能煥發自信。領導人若能用欣賞的眼光來看待夥伴,就能激發圑隊的正面氛圍,積極向上的態度,帶來士氣的提升,這就是組織的向心力。

 

企業是一個大系統,運作上涵蓋生產、行銷、人力資源、財務及研發等不同的專業功能,不同的專業人才,無法用統一的標準來衡量,就如同團隊組織中術業有專攻,人人有性格,把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位置上,才能適性揚才。當你用欣賞的眼光,就能找到每個人身上的發光之處,再用適當的工作位置(屬性)來為他搭建舞台,如此人就能盡其才了。

 

教練源於體育,入主商海

 

適性揚才是根據夥伴的特質、長處和興趣,給予他們最適合發揮所長的崗位或工作,這可以提高工作激情和效率。而推薦人居其中最好的角色就是「教練」。

 

「教練」一詞源於體育界,後由高威氏引入商業,開創企業教練技巧,迄今已逾20載。教練關注人的心態信念,用以提升管理效能。教練技巧以人為本,洞察心智盲點,轉化無效慣性,開啟自我潛能。它超越結果,看重過程,協助人隨時克服心魔,築起漸進成功的天梯。

 

優秀教練秉持教練以人為本,相信改變與進步的可能。秉持以下3個信念,採行雙向溝通,重視反饋和鼓勵,因而能成效卓著。

 

  1. 信任(Trust):深信夥伴皆有無限潛能,面對困境不放棄,有耐心溝通;
  2. 期待(Expect):期盼夥伴自主選擇最佳方案,包容多樣想法,啟發創意;
  3. 支援(Support):理解夥伴想法感受,行為均有正當目的,提供實質幫助。

(具體操作方法請參閱拙著《學了九型人格,然後呢?》)

 

教練讚美的重點和技巧

 

  1. 結果和過程並重(Process and Result

不僅讚揚結果,也重視努力的過程。成功的要義不只結果,更在培養不放棄的心志。稱讚不應僅停留在結果,更要瞭解背後的苦心經營。堅持、毅力、企圖心都是人生的重要資產,值得讚賞。

 

以孩子學業為例,父母望子成龍,容易只著眼於考試分數。然考試的得失很難全然掌握,我們不妨從過程貼心體察,孩子是否盡力學習?面對失利能否再接再厲?有無自己的讀書方法?這種積極進取的態度和行動,才是成功的基石,更是優秀品格的展現。

 

組織成長的過程中,績效的追求也是如此,成交率有高有低,收入有多有少,事業會起起伏伏,能盡心盡力、無愧於心都值得讚許,過程中每次的小小進步都值得欣賞與鼓勵,屢敗屢戰可以磨練人格,相互扶持,度過事業與人生的風浪,這對組織成員信心與毅力的培養,尤其重要。

 

  1. 行為和意圖並存(Action and Intention

 

不僅肯定行為本身,也理解行為背後的意圖。人的一言一行,背後往往隱藏著某種心理需求或內在動機。例如:依賴和撒嬌,可能源自對親密感的渴望,因此在人際互動上展現對親密之愛的追求,這樣的情愫恰恰是建立快樂家庭的基石。

 

語氣偶有失控,可能是自我表達的焦慮,也代表自我表達的勇氣,更是個性成長的養分。

 

袒護朋友,可能是歸屬感的追求,歸屬群體,群策群力,是立足社會的法寶。

 

晚睡可能是自主時間的渴求,反映管理時間的主動性,是成就事業的起步。

 

靜默寡言與少人來往,可能是對獨處的訴求,顯示個性獨立的一面,是人們儲備内在力量的源泉。

 

這些行為表面上可能有欠恰當,但骨子裡都隱含了人性向善和進步的種子。作為領導和教育者,我們若能站在夥伴的角度設身處地理解,或許能找到啟發智慧與愛心的契機。

 

  1. 正面和可能並行(Positivity and Possibility

 

從正面意義發想創意與可能性。在主流看來某一些行為或特質似乎不被接受或不那麼適宜,但是如果我們改變觀點,放在不同的情況或者背景下看,這些行為可能就蘊含了意想不到的正面價值。延伸上述的舉例:

 

依賴和撒嬌—其背後的期待是親密關係的追求,親密感是建立家庭的快樂情愫,親密感也能讓團隊成員間更有信任感,團隊間的信任與親密,讓夥伴敢於提出想法,有助激發創新思維,也體現團隊文化的和諧友善。

 

語氣偶爾失控—是人們自我表達的勇氣,更是團隊成長的養分,夥伴敢於直言不諱指出問題,有助於優化決策,也體現團隊鼓勵異議文化,能夠就事論事達成共識。

 

袒護朋友—是人們歸屬感的追求,團隊間相互支援,體現戰友情誼,有利團隊應對風險和外部競爭壓力。

 

晚睡—代表人們有主人翁精神,會積極管理自己的時間和任務,推動各項工作高效完成。

 

靜默寡言—展現夥伴的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領導的管理負擔,使領導專注於戰略層面工作。

 

一旦我們學會打開視野,改變固有思維,從不同維度審視問題,這樣的逆向思考能啟發我們的智慧,幫助我們發現事物內在的價值。表面上某些舉措或許稚嫩,但本質體現夥伴踐履成長的光輝歷程。作為領導應秉持理解、欣賞和包容之心,啟發大家潛能,引領團隊在事業與人生的道路上邁步向前、青雲直上。

 

對愛的3種錯誤解讀

 

人們經常對愛有誤解,下面介紹3種NG之愛:

 

  1. 誤解自戀是愛,把愛自己當成是愛別人

當領導者對夥伴說:「我很看好你,只要好好努力,將來你一定有機會像我一樣,不要讓我失望。」看似一種欣賞,實則希望對方依照自己的想法與喜好做事,領導者或許覺得自己是在愛護下屬,真實的內在卻是在愛自己,這是一種與自己理想形象戀愛。欣賞之愛是將注意力放在對方身上,欣賞對方的優點,而非愛自己延伸出去的優點。

 

  1. 誤解愛是依賴,期待別人無條件的愛

當領導對夥伴說:「你好棒,我以後都靠你囉。」看似一種欣賞,實則是消極的依賴。愛的基礎必須能夠自由的抉擇——自己可以自甶選擇,也給對方選擇的自由。一個消極依賴的人總尋求別人愛他們,像是對「愛」飢餓的人,只想著跟別人索求「愛」的食物,自己根本沒有多餘的精力去愛別人。

 

性格健康度不佳的狀況下,他們的心會像個無底洞,很難有滿足感,總覺得「你應該再多愛我一點」。當一個人感覺自己得不到他人全心全意的關愛和照顧,就不完整、無法獨立生活時,這就是一種依賴心態。

 

  1. 誤解「愛」與「喜歡」是相同的

喜歡是想占有,而愛是會共情。如果你喜歡一朵花,你可能會把它摘下,放在花瓶;但如果你愛一朵花,可能就不捨得摘下,而會選擇灌溉它、養護它。當你喜歡一個人的時候,你會希望對方過得好,更希望對他的這份喜歡能激勵自己變成更好的人。而如果你愛一個人,你會換位思考,因為對方的開心而開心,也會為對方的困擾盡一分心力,比起只想和對方在一起,你會更加注重他的情緒,體諒他的不易,這就是深度的共情。

 

共情的程度,正是愛的深度;喜歡不一定是愛,但是愛就一定喜歡。愛帶有關心,焦點在對方,而喜歡是喜歡自己的感覺,焦點在自己的內心感受。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如何幫助新夥伴建立增員的自信心(下)

九型人格會客室:如何激勵自帶鎂光燈的第三型人 以及瞻前又

聽 出好商機(上)

向第七型勇於嘗試者學習可能性

換位思考的最佳工具 腦心腹三元分類法(下)

逼他改變不如讓他自願改變 九型人格說服力攻略

召喚你的神隊友

九型人格會客室: 如何激勵愛玩又愛冒險的第七型人?

向第九型平和謙讓者學習共贏

消滅貧窮 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商機 也是直銷的使命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