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台灣經濟奇蹟的中小企業,目前多數轉戰大陸市場;事實上,西進不一定非得選擇一線城市與國際財團力拼,深耕具發展潛力的二、三線城市,更易站穩山頭。
自從台商到中國大陸投資後,多的是「出師未捷身先死」的企業,其中原因之一,在於當初創造台灣經濟奇蹟的中小企業,在資金後盾上不如國際企業雄厚,有如螳臂擋車;第二個原因則在於,台灣人多受「上海灘」等故事影響,總以為上海是淘金聖地,只要西進中國,多會選定上海,於是,眾商家盡是擠在沿海大城摧枯拉朽。錢,自然就賺得很辛苦。
就經營面而言,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由於人工貴、廣告開銷大,加上大都市中可供選擇的商品很多,顧客忠誠度不易培養,這些因素對於資本雄厚,可以承擔5 ~ 8年虧損的大企業,或是具科技優勢產業,也許值得;但若本身實力有限,何不從武漢、西安等二、三線城市切入,它們的市場或許小了些,不過,對手也相對少得多,只要先進入市場卡位,日後就容易變成領導龍頭。
甜甜圈策略
創辦於1987年的「娃哈哈」飲料廠,以兒童營養液發跡, ... ...
請繼續閱讀此篇文章 登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