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邀約要被拒絕4次,第5次才會成功,但其實更重要的是——投其所好,堅持到底。
最近《進擊的巨人》完結篇,這是繼《鬼滅之刃》之後,又一部知名動漫結束連載,寫到這,讀者可能覺得我是一個追動漫的人,其實不然。算算我看過的卡通漫畫,一隻手的手指頭數得完,從沒想過自己會到電影院追名偵探柯南。
這些資訊完全是有時候中午吃飯時,年輕同事們說出來的,自己從來沒主動關注,但是想想能收到這些訊息也是挺好的,因為當我以這些話題回家與女兒交談時,難得她願意花時間多跟我聊兩句,甚至約她看電影,也直到這次去看柯南才約成。聽說邀約要被拒絕4次,第5次才會成功,但是我發現,其實更重要的是——投其所好,堅持到底。
充滿事業熱情,為何業績突然停滯?
小雨是一位年輕熱情的直銷商,從加入開始,因為她的那股衝勁,總是吸引我注意,而她也很幸運地在一個非常棒的團隊中,有一位非常優秀的高階指導老師。參加她們的團隊活動時,看到小雨在台上的專業與口條越來越棒,那股熱情依然照耀著周圍的人。半年後,小雨成為專職直銷商,希望在這個事業闖出一片天,我們都十分看好她的發展。
專職之後的小雨更是投入,也準備團隊考核,但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小雨的成績竟然停滯了,一開始,她的指導老師覺得只是機率問題,依然鼓勵小雨付出行動量,直到這樣的停滯狀況持續了3個月,我在看準團隊報表時,發現小雨的名字不在上面……
在當月跟小雨指導老師面談時,我問了她小雨的狀況,湘茹老師說:「別擔心,小雨很努力,我一直鼓勵她多行動,一定會有結果的,妳也知道,我們招募或銷售,本來就不是百分百。」
「我知道,但是之前小雨不管行動量或結果都挺好的,她是有什麼狀況嗎?」
「對啊,其實小雨很厲害的,現在就是行動量不夠啦,所以結果才出不來,我會持續關心她,別擔心。」
「我知道妳最關心團隊姊妹,我沒有擔心,妳最近看過小雨的招募面談嗎?」
「小雨招募面談沒問題的啦,可能最近遇到的人都不對吧!」
問到這,我知道湘茹老師十分相信小雨的能力,我也相信小雨的能力與意願是沒問題的,但是到底哪邊出了差錯?親愛的領導人們,這時候妳會怎麼做呢?我選擇了最土法煉鋼的方式,請湘茹老師找個時間,我與她一起去看一次小雨的招募面談。
湘茹老師看我這麼堅持,就與小雨約了時間。我特別叮嚀湘茹老師,請小雨一定要先與顧客溝通,不要讓顧客感覺不舒服,也請小雨別有壓力,我只是想感受一下現場氣氛,只不過要先給我20分鐘,讓我跟小雨聊聊。
面談沒有結果,問題出在哪裡?
當天,我剛到約定地點,就看到小雨站起來朝我大力揮手,遠遠的距離,依然感受到她的熱情。20分鐘短暫的交談,感受到她對這個事業的憧憬與期待,我心裡暗自想,熱情與意願都是沒有問題的……納悶之際,顧客到了,小雨開始面談,整場面談下來,氣氛很不錯,但最終顧客還是沒有結果的離開了。
我試著把自己當成顧客,去回想整場面談內容,忽然,我有了一點頭緒,所以會後會時,我先讚美了小雨面談中做得好的地方,接著問小雨:「今天的面談跟妳平常的面談有不同嗎?」
「一開始比較緊張啦,因為妳們在看,後來就習慣了,所以應該差不多。」
「有緊張喔,看不出來耶,很穩喔,那妳覺得自己做得怎麼樣?」
「我覺得我說的很順耶,該說的都有說到,但是最近都是這樣,沒有結果。」
這時我知道之前出現的那個頭緒是什麼了,我試著問小雨:「妳覺得剛剛那位顧客需要的是什麼?」
「嗯……應該是……」小雨有些答不出來。
我接著問:「瑛瑛當初決定加入的原因是什麼?」
小雨反射似的馬上回答:「她當初是因為要……」
「哇,對準團隊姊妹的夢想這麼清楚,是最近才知道的嗎?還是……」
「齁,她還沒加入我就知道了,一開始跟瑛瑛聊的時候我就問她了。」
「那妳記得第一次跟她聊的時候,還聊了些什麼嗎?」
「聊韓劇啊,我跟她說我在追哪一齣,她竟然也在追耶!」
「那妳覺得與瑛瑛第一次的面談跟這次有不一樣嗎?」小雨恍然大悟。
好的面談是20/80,多問才能收集更多資訊
親愛的,從這個案例中,有什麼發現嗎?我們先來聊聊湘茹老師吧,給予團隊姊妹絕對的信任與不間斷的鼓勵,是湘茹老師非常棒的地方,但是提醒所有的領導者,團隊姊妹們需要為自己的行動負責,但是當她們行動量到了,卻拿不到相對應的結果時,就是領導者的責任了。我通常選擇最直接的方式,花時間看看她們實際的現場操作,因為這是最直觀、也是最能發現問題的方式。
再來,小雨的部分,可能是大多數人都會陷入的盲點。當我們對一件事情越是熱衷、越有自信的時候,就越容易陷入其中,逢人傳遞的都是這些,但是每個人的需求不盡相同,我們所喜愛的不見得是人家需要的,切記之前說過的:一個好的面談是20/80,多問,才能收集更多的資訊。
銷售是一個滿足需求的過程,不管是銷售產品或事業,如果只說自己想說的、應該說的,是無法引起共鳴的。熱衷投入事業是好事,但是也不能忽略其他周遭的資訊、話題,當我們擁有更多的資訊、話題,更容易與對方找到共通點,加速拉近距離,當然也更容易有好的結果。就像瑛瑛的例子。
其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我們可以想想,自己被買單的時候,對方是怎麼讓自己 say yes的。女兒一直在看柯南的漫畫,這次得知有新電影上映,我第一時間覺得她會想看,所以邀約成功,也因為一起看了,讓我與她之間多了新的共同話題,想想之前,或許我都是說我想說的、找她做我想做吧。所有的溝通,不都跟銷售一樣,是一個發現需求、滿足需求的過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