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和網路成了基本配備,如何善用數位工具為自己加值,成為這個時代最需具備的能力。
「你知道嗎?全世界的人每天都為了被關注而拚命,你卻當其他人不存在……你討厭部落格、嘲笑推特,你甚至沒有臉書粉絲頁,是你根本不存在。」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鳥人》,劇中花樣年華的女孩對著60多歲的過氣明星老爸,說出了數位化時代殘酷的事實。
雲端不再虛擬,而是真實世界的另一個版本,甚至更加熱鬧有趣、強大有力,在網路上找不到蛛絲馬跡、看不到隻字片語、不關注也不被關注的人,某種程度也代表著你與時代嚴重脫節,而如果你是還有生產力的人口,更代表著你的競爭力正在逐漸削弱中。
不同年齡層的數位工具使用特性
2015年媒體做過一份「數位生活大調查」,依分齡特性,揭示台灣不同年齡族群在數位工具使用上的各有所好。調查將台灣民眾分成4個族群:
˙24歲以下的悠遊社交群:喜愛使用數位工具聊天,他們永遠有交不完的朋友,永遠有說不完的話,跳躍在不同社交工具之間,社交網站才是他們的真實人生。以圖片式社交媒體Instagram為例,這個族群的使用率高達46.1%,是50歲以上族群使用率的12倍之多。
˙25~34歲的重度娛樂族:這群活動力最強、有一點點閒錢的職場新兵,除了工作以外的應用,更喜歡娛樂類型的數位工具,「玩」是他們的生活態度,聽音樂、看影片都在網路上找資源。
˙35~44歲的指尖療癒系:依生命歷程主導數位生活,例如數據顯示,親子資訊為主的網站,在此族群的使用率就高於平均值。4、5年級生小孩照「書」養的時代過去了,現在的新手爸媽是照著「網路」養。此外,由於時間零碎,方便、找實用資訊,是他們上網的基本心態。
˙45歲以上的實用主義派:行動裝置普及,觸控螢幕使用門檻低,讓45歲以上族群上網變得容易,而最受他們歡迎的,反倒和24歲以下族群相同,以社交工具最為熱門,但主要是使用Facebook和LINE,不少年長者每天會在群組裡發早安圖、傳笑話,成了他們與外界溝通的重要連結。
國際學理定義,將1980年網路問世後出生的人歸類為「數位原住民」,在此之前出生的人稱為「數位移民」或「網路移民」。兩者之間的差異在於,前者在成長過程中,不需要特別學習就能觸類旁通,靈活使用網路和3C產品;而後者則是入學後或者進入職場後,經過教育訓練才學會使用數位科技產品,努力適應數位時代的科技社會。
數位原住民從小就接觸手機和電腦,所有的事只要有手機就能搞定,可以同時聽音樂或看影片、接受訊息、找資料、邀約、P圖、上傳IG、寫作業、自拍、直播,一天幾乎醒著的時候都掛在網上,一旦斷網,對他們而言就像世界末日一樣。但對40歲以上的「數位移民」來說,網路是在生活型態固定之後發生的事,所以他們多半把數位工具當作實體生活的輔助。
善用數位工具為自己加值
由於環境文化不同,使用3C的能力不同,20歲世代跟40歲世代的差異性已經蠻大的,更何況是60歲以上的世代。在使用習慣上,60歲的人會拿手機打電話、交朋友、玩遊戲,但還會拿筆記本記事情;40歲則是把網路當成謀生工具,以及便利生活的創新平台;而新一代的孩子手機成了貼身秘書,食衣住行育樂、喜怒哀樂愛惡欲,一機搞定。
隨著數位化的普及,2016年成立的國際組織DQ研究中心(DQ Institute)指出:DQ(Digital Intelligence Quotient),是繼廣為人知的IQ(智商)和EQ(情緒智商)之後,在21世紀最需要具備的競爭力。人類發展之初,靠著體力和大自然拼搏,求得生機;工業革命發明了機械,人們發現擁有知識比體能重要,1912年開始,智力發展成為檢驗人才的標準。
接著,電腦帶來了第三次工業革命,快速的資訊化,讓人們警覺與他人協作、流暢溝通的能力比鑽研知識重要,因此1964年誕生了EQ這個名詞,情緒控管與建立關係的能力,成為檢驗人才的新標準。而現在,手機和網路成了基本配備,如何善用數位工具為自己加值,成為決勝的能力。
有人說,體能、IQ、EQ都與天賦有關,唯有DQ,人人生而平等,大家都是從零學起,多一分努力,就能多一分收穫。疫情蔓延,強化了數位工具的重要性,身處後疫情時代,也正是鍛鍊DQ的好時機;培養數位力,不怕慢,只怕你原地不動,自甘淪為抵死不從的網路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