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壟罩下生活,帶來了許多的不確定性,周遭總是隨時有新的確診消息,讓原本的安排有了變化,「計畫趕不上變化」應該就是這段期間最好的註解,考驗著所有人應變的智慧。
這兩三年,疫情的變化,使得工作也充滿著變化,在這幾個月當中,所有的規劃,都必須準備兩個方案,以因應環境的突變,讓大家增加了不少工作負擔。不過至少這樣,面對突然的改變,可以有比較好的準備,也讓突發狀況較能掌握,比較挑戰的部分,反而是在第一季已經制定的計畫,面對突然其來的疫情狀況,不得不做調整與改變,甚至需要付出更多的心力。
獎勵旅遊取消,不滿情緒爆棚
真真是一位像媽媽一樣溫暖、充滿愛且行動力強的領導人,對於下線的輔導與協助,一直以來都讓我十分佩服。在今年第一季時,真真推出了旅遊挑戰,達到一定的業績標準,即可被招待到澎湖旅遊,偕同參加澎湖花火節20周年活動,真真團隊的直銷商大多是千禧世代的年輕族群,只要是出遊玩樂,總是非常嚮往,所以對於這次與真真一起設定的目標都興致高昂,甚至早早就相約一起去挑泳裝、減肥,準備在澎湖的無邊際泳池、海邊、各個景點,拍上五花八門的網美照,有的找景點、有的找美食,同時相互鼓勵與幫助。
終於第一季度結算,團隊中的核心幹部與當初一起目標規劃的直銷商都達成挑戰,甚至達標人數超出了預期,也讓真真直接允諾會準備特別的驚喜,整個團隊瀰漫著一股5月要出遊的興奮氛圍,結果,啪!4月底開始,全台陷入大疫情,到了5月走向高峰,考量到大家的安危,真真不得不取消這次旅程,改以其他獎勵方式給到優勝者。
這個決定讓許多參與的年輕直銷商感到十分沮喪與不解,畢竟比起去年的三級警戒,今年走向更開放的態度,所以直銷商也覺得,既然是這樣,為什麼要取消呢,團隊中的年輕幹部更是不滿地剪掉了新買的泳衣來抒發情緒,這種情況讓真真感到緊張與煩惱,在電話中跟我訴說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除了情緒,真正問題在庫存壓力
聽完真真的描述,我也不禁有些無奈,畢竟這是疫情下不得不的考量,正當我想做些引導的時候,才說沒兩句,真真就打斷我:「畢竟真的出團,萬一有人染疫了,就很難處理,只是現在大家還蠻有情緒的,讓我不知道該怎麼辦?」
「團隊中除了情緒之外,因為這次的挑戰還有什麼樣的狀況嗎?」
「除了情緒,有些姊妹因為最後衝刺,現在有些庫存壓力吧,我是覺得那樣的庫存還好啦,但是她們可能會感到壓力比較大吧!」
「可以理解,還有嗎?」
「大多是情緒啦,庫存的部分,我已經規劃了一些活動……」
真真說了許多協助團隊消化庫存的方法,最後說道:「其實真的多是情緒,我想如果能解決她們的庫存,賺到錢,應該就沒事了……」
到了6月中,我又接到真真的電話,電話那頭的她恢復了以往的狀態,語帶輕鬆地跟我說:「可以請妳幫我一個忙嗎?我們預計7月初一起到宜蘭玩,準備租一棟民宿,三天兩夜,不知道妳有沒有時間可以來幫大家打打氣,鼓勵一下團隊?」
「好啊!你們哪幾天,我看一下時間安排,如果時間許可的話,我也會準備一些禮物去。」
「不用啦,菁菁,妳人到就好……」
當天因為面談個案的關係,我到宜蘭民宿時,看到真真團隊的姊妹玩得不亦樂乎,紛紛跟我分享這兩天她們去了哪,玩了什麼,發生什麼樣有趣的事情,讓我不禁想到,前兩個月與真真的那通電話,感覺已經是非常久之前的事,甚至像沒有發生過。
這樣的過程,也讓我深深思考,短短一個月的時間,為什麼轉變會這麼大?當然,真真還是利用聚會出遊的形式去滿足團隊的期待,也間接地打造了團隊的凝聚力,這部分做得很好,也充分展現了效果,因此我們才說,團隊的會議、活動,在直銷產業是很重要的。
情緒是處理不完,也處理不掉的
團隊的凝聚力,是當其中一些成員遇到挑戰與低潮時另一種推動支撐的力量,但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本質的東西。面對他人或團隊,情緒是處理不完的,也處理不掉的,如果,不小心我們自己也有了情緒,就會跟著陷入漩渦、循環當中;所以身為領導者,更應該冷靜、小心地面對。
我發現許多傑出的高階領導者,面對這樣的情況,會同理對方,但是自己不會受影響,自我情緒也能有效地轉換,然後更積極地回到應該處理的事實上。以真真這次的例子來說,核心幹部的種種表現,大多是情緒的表達,裡面可能有更多是猜測或假設,而真真選擇處理最真實的狀況,協助這些因為挑戰而有庫存的團隊成員,儘快銷售產品,回歸到最本質的需求,實際有賺到錢,之後再用團隊聚會、出遊的方式,不但解決了低潮、負面的狀況,更讓團隊走向成熟的發展。
下次再遇到情緒的狀況時,建議大家從對方的話語中,試著去發掘他的情緒,所陳述的哪些是猜測假設,真正的事實與問題是什麼,然後適度地同理對方,趕緊著手協助排解問題,以這樣的方式,我想應該更能處理到核心,也才能從根本解決情緒,否則如果只是處理情緒,終究治標而非治本。
親愛的,在外在環境較變動的局勢下,總比以往多了些干擾事件,而模糊了我們帶領團隊的方向,因此,我們必須練習去除情緒、整理出事實,就可釐清當下最關鍵要推動的人事物,繼續往夢想與目標前進。
看完本文請想想:
當妳分享事業給一位夥伴時,可能就要開始處理下線的各式問題,是不是常遇到對方情緒性的問題呢?在這個時候,大家的處理方式是什麼呢?是過度同理,導致於自己的情緒也受影響?或是,視而不見?還是督促對方要持續工作?真真這個案例有給到大家什麼樣的啟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