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台超過半世紀,2020年4月1日有感家鄉疫情慘重,向社會公開募款,希望能捐助義大利靈醫會所屬的醫院及安養院。不料短短6天,就募得近1.2億元善款,為此,他還特別發出公開信,拜託大家不要再捐了,呂若瑟神父感動地說:「這就是我一生都想留在這裡的原因。」
攝影/張大魯
「我喜歡宜蘭。」正式訪談前,呂若瑟神父先聊了這塊生活半世紀的地方,他說,雖然宜蘭雨多,但也習慣了。
2000年新冠疫情在歐洲大肆蔓延之際,來自義大利的呂神父,日日為遠在義國確診及死亡的同胞祈福禱告。「我的家在義大利北部鄉下,我有一些當神父的同學,都不幸染疫去世了。」呂若瑟神父神情哀淒。
9個兄弟姊妹有3個神父
呂若瑟神父緩緩說起自己的人生。在義大利當神父是一種榮譽,家裡有9個兄弟姐妹,包含他就有3個男孩在10歲左右進入天主教靈醫會的修道院,經過14年的學習,成為神父。
「小時候家窮,沒有錢進入一般學校讀書,當時只有修道院是免費。」1940年出生的呂若瑟神父回憶,當年家裡種葡萄、養豬牛,兄弟姐妹多,沒地方睡,自己還去牛欄豬舍睡過一陣子。那時,他只想著要讀書,根本不知道神父是什麼,修道院提供免費的讀書環境,他就進去了,年復一年的學習,除了增長知識,也學會愛與奉獻,才決定將神父當成終身職。
24歲時發願終身為天主奉獻,呂若瑟神父被派往幾萬公里遠的台灣宣教,而他的大哥呂道南神父先他4年被派到台灣澎湖,所以,他對「台灣」並不陌生。
當年呂若瑟神父坐了1個月的船才到香港,再轉機到台灣,最後搭車經過九彎十八拐的北宜公路,落腳宜蘭。人生地不熟、語言又不通,所有外籍神父都得先到新竹學習2年的華語,才能開始傳福音。
在新竹的華語學院,第一年學說、第二年學寫。呂若瑟神父直說:「中文真的很難啊!」有次,他因皮膚有異狀要請假就醫,傻傻地在請假事由處填了「皮在癢」,後來才知道這三個字在生活用語上是「欠揍」的意思。
成立澎湖天主教惠民啟智中心
在宜蘭宣教10年後,他被派到澎湖馬公。「澎湖冬天風好大啊!」在島上騎機車宣教時,呂若瑟神父還曾被強風吹倒,手腳皮肉擦傷。當年馬公很少人信仰天主教,傳福音很困難,住民多數是漁夫,他們都信仰媽祖。呂若瑟神父並不氣餒,在一步一腳印的牧靈工作裡,他發覺當地有很多患有小兒麻痺等身心障礙的小孩被關在家裡,哪裡都不能去,父母也毫無能力照護。
「我找了一些有愛心的老師,成立天主教惠民啟智中心,一起照顧治療陪伴身心障礙的孩子。」呂若瑟神父說,很多家庭都不願意讓街坊鄰居知道自家有身心障礙孩童,所以他只能挨家挨戶拜訪,耐心說服家長將孩子託給啟智中心。
一開始,啟智中心只收到6名孩童,而其中5名孩童的家境都不寬裕,無力繳交學費,呂若瑟神父怕家長因繳不出學費要將孩子帶回家,便自掏腰包,全數幫他們繳清。
惠民啟智中心雖然限收3~10歲的身心障礙孩童,但許多窮困家庭無力照顧漸漸長大的孩子,呂若瑟神父與啟智中心只能繼續收容照護,甚至將一位從3歲照顧到70多歲。
獲頒澎湖榮譽縣民
除了照護孩童,呂若瑟神父每天都到惠民醫院為病患祈福,他的無私奉獻,獲得澎湖縣政府頒發「好人好事代表」與「榮譽縣民」。
呂若瑟神父回憶在澎湖宣教時光,除了語言溝通是困難之一,當地居民多信奉媽祖,但他靠著親臨拜訪、時時關心、提供食物,讓居民不禁問:「為什麼你會有這樣的愛心?」他總是這樣回答:「都是天主的愛。」
部份居民深受呂若瑟神父的無私奉獻打動,開始接觸並了解天主教義,固定到教堂聆聽福音。為了和漁民打成一片,融入他們的生活,呂若瑟神父甚至登船與漁民一同出海捕魚。「那幾年吃了很多海鮮,唯有蚵仔不敢吃。」
9年後,呂若瑟神父被召回台灣宣教,但惠民啟智中心繼續運作,至今仍是澎湖唯一為身障孩童服務的機構,目前收容身障者逾60位。
成立宜蘭天主教惠民啟智中心
1986年回到羅東聖母醫院,呂若瑟神父接手醫院總務主任工作,也繼續在宜蘭縣各地宣教,他發現整個宜蘭竟沒有一所啟智中心來照顧身障孩童。因著在澎湖創辦啟智中心的經驗,他決定在宜蘭冬山再成立「聖嘉民啟智中心」,服務蘭陽平原的身障孩童。呂若瑟永遠記得母親在他成長過程中一再的叮嚀:「要隨時照護弱小。」
剛成立聖嘉民啟智中心時,呂若瑟神父仍像澎湖經驗一樣——收不到院生。他只能和老師再度挨家挨戶拜訪,解說啟智中心的功能,呂若瑟神父回憶一個案例說,有位小孩不會自己洗澡、不會自己穿脫衣服,經過啟智中心的耐心教導,孩子都學會了,家長才真正放心把孩子託付。收容學生最多時期超過百位,也證明聖嘉民啟智中心在宜蘭對身障孩童的照護做出好口碑。
不過,多數身障者家庭是經濟弱勢,學費還是無力繳交,當年沒有薪水的呂若瑟神父,只能將每個月2000元的零用金全數協助繳納,不足部份除了政府補助外,他還要到處募款來維持啟智中心的基本開銷。關關難過關關過,目前澎湖的惠民啟智中心與宜蘭的聖嘉民啟智中心兩處都運作順利,呂若瑟神父讚嘆:「都是天主保佑。」
每天忙碌的呂若瑟神父,曾經因免疫力下降,染上腦膜炎,在早年這是很難治癒的重症,但幸好有朋友從香港寄藥來,及時救回一條命。他說,這也是天主保佑。
早已認為自己是台灣人
來台已經56年的呂若瑟神父,父母親分別在1971年與1989年去世,他當時無法回義大利為雙親送終,只能流淚在台灣禱告。幾年前回義大利家鄉探親,他的兄姐都已過世,大哥呂道南神父則長眠於宜蘭。在家鄉的弟弟妹妹希望呂若瑟神父返鄉安度晚年,但他卻婉拒:「在義大利已經沒有認識的朋友,對我而言是個陌生的地方,台灣才是我的家。」
當年他與許多義大利神父跨海來到台灣,幾乎沒有一位神父選擇回到義大利安度晚年,他們長眠於宜蘭,只因他們早已自認是台灣人。
呂若瑟神父目前擔任羅東聖母醫院醫療法人及宗教法人董事長,每天早上晨禱後,會開車到長照中心、寒溪醫療復健中心、聖母護校等地巡視,並為工作人員加油打氣。尤其是聖嘉民啟智中心,不管行程多麼吃緊,每天一定會去,他說:「那裡的孩子都是我的寶貝,目前130多位院生的名字我都記得,每天我都要和每個小孩擁抱。」傍晚回到總院,他一定會前往安寧病房探視患者,除了安慰禱告,甚至要陪患者打牌。「在安寧病房的醫護人員都很嫉妒,因為病人每天都在期待我到,他們會主動與我握手,卻不跟照顧的醫護人員握手。」
訪談尾聲,詢問神父:「呂若瑟這三字是如何取名?」呂神父開玩笑說,大哥是呂道南神父,本來他要取名呂道北,「若瑟是取自義大利本名的諧音,至於姓呂,就是跟著大哥姓。」呂若瑟神父很道地的說,呂是雙口呂,有兩個嘴巴,但他既不會說話,也不會吃飯。
結束訪談,呂若瑟神父起身,指著牆上他在2006年與教宗本督十六世的合照,對神父而言,這是身為神職人員最重要的時刻。
呂若瑟神父
˙出生:1940年
˙出生地:義大利
˙學歷:義大利MOTTINELLO神學院神學系
˙現職:天主教靈醫會臺灣區會長、聖嘉民啟智中心及長照中心董事長、天主教靈醫會財團法人羅東聖母醫院董事長
˙經歷:澎湖馬公惠民啟智中心創辦人
- 主要事蹟:澎湖縣好人好事代表及榮譽縣民、臺灣第五屆金毅獎、臺北市第十一屆艾馨獎、宜蘭縣社會工作特殊貢獻獎
如果你想捐款:
- 郵政劃撥
戶名:財團法人天主教靈醫會
帳號:19308592
- 銀行匯款
戶名:財團法人天主教靈醫會
銀行別:兆豐國際商業銀行羅東分行(017)
帳號:2280-700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