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小兒子3年前到美國運通公司紐約總部從事幫助行銷部門設計、分析美國運通公司高階客戶的消費行為,進而達成促進消費及招攬新會員的專案;大女兒現在服務於Merkle(默克爾)公司從事Digital Marketing,幫客戶從各種大數據中找出公司能夠加以改善經營的蛛絲馬跡。大數據的應用加上機器學習,及人工智慧的技術日趨成熟,已經讓我們從過去的經驗法則,逐漸轉化成未來的數據準則。
如何讀懂數據?
在這個資訊爆炸、各項數據滿天飛的時代,台灣有總統候選人提出拒絕民調的創意,這個號稱選舉史上最牛招數是否奏效,破釜到底是開山?還是沉舟?也引發出另一個重要議題:如何讀懂數據?如何正確運用數據?成了現代人的必修課題。
數據如水,能載舟,也能覆舟。日前,台灣有媒體以頭版頭刊出「傳銷難做 逾7成賺無錢 僅千分之3年領逾30萬」,身為傳銷公會秘書長,我曾要求主管單位——公平會對此報導提出糾正,在未獲結果之後,公會決定以接受另一家媒體針對性的訪問,作為糾正視聽的做法,以下為主要訪問內容摘要:
已故名導演齊柏林拍攝的「看見台灣」,從高山、海洋、湖泊、河流、森林、稻田、魚塭、城市等景觀,我們看見台灣是如此美麗,但也看到各種環境面對人們開發而造成的改變、破壞和傷害。土地累積了一道道的疤痕、海洋沉澱了一層層的污染,透過各個不同主題章節的串連,我們化作飛鳥,一起看見台灣,一起感受這個島嶼的美麗與哀愁。
台灣於1982年引進傳直銷經營模式,從早期的渾沌不明,民眾在好奇與懷疑心態下,摸索著這個新興的通路產業,在朦朧視野中多以有色眼鏡看待它,再加上台家事件及鴻源吸金案陸續爆發,人民視傳直銷的多層次拉人頭加入為亂源,讓直銷產業至今仍難脫污名,人們習慣性以「老鼠會」稱呼這個產業,這個如影隨形的代名詞,正如同如來佛給孫悟空戴上的緊箍咒,不時就被翻出來消費直銷產業,不管是選舉場上,諷刺對手的「直銷式」言行,或是某不肖業者的吸金事件爆發後,絕大多數用心守法經營的直銷公司,無一豁免地全數遭殃。
根據公平交易委員會107年度多層次傳銷事業經營發展狀況調查結果報告顯示,報備經營的直銷公司有457家,及308.38萬名直銷從業人員長年努力奮鬥,同一產業卻有二種截然不同認知,美麗(從內看)與哀愁(從外看)的複雜心情,對於一直戮力優化台灣直銷產業的直銷理想家們而言,就如同齊柏林導演的「看見台灣」所引發耐人省思的當務之急一樣,有待產、官、學、民共同努力,還給直銷一個乾淨、清白的產業定位。
如何正確運用數據?
某報「傳銷賺不到錢,僅千分之3年收入超過30萬元」的報導,應該是記者不小心錯誤解讀了公平會的資訊,其調查表稱107年底在受訪的346家公司中有4家的平均年收入超過30萬(1.16%),而非人數,而年收入超過30萬的直銷商也非所提的9709人,這4家能讓經銷商年收入超過30萬的公司會員數,可能就遠遠大過這數目。據我所了解,以安麗公司為例,他們公司的DD聘位月收入應該有2.5萬元(年收入30萬),而安麗公司的DD人數應該就約11,000人。
另外,以台灣現有的直銷氛圍,很大的比例為消費者,他們會加入直銷,多半是被優質產品所吸引,有些新創公司消費者比例甚至高達90%以上,這正是機會點所在,不是嗎?
關鍵密碼
直銷的價值是一種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分享取代傳統生意的推銷、以助人為樂取代傳統賺錢的目的,直銷商所獲得的是健康樂活的身體,及賺得財富的紅利,進而贏得尊榮與自在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