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進,不是追業績,不是追績效,而是實際了解對象的目標、行動,解決她們的困難與困惑。跟面談一樣,一個好的跟進,應該是讓對象受到激勵而狀態更好,更有行動力。
進入第四季,我想是很多產業衝刺的月份,都希望在今年最後的關鍵階段,能有一個好成績。每年到了這個季度,市場上都很火熱,不管是周年慶、或是各種節日活動,不勝枚舉,當然假期也不少,尤其今年,中秋連假、雙十連假接續而來,雖然放假很開心,但許多人的工作安排也變得更緊張、緊湊一些。
不過,對家中的小孩而言,連假就像天大的喜訊一般,在這期間還有段考,好在女兒挺有自制能力的,考完之後,我問到她這次段考的成績,她只淡淡地回答「第一名」,還真讓我出乎意料之外,因為自己根本搞不清楚她是何時念書、又怎麼溫習課業的,竟然第一名,也讓我好奇地問她怎麼辦到的,得到的回答依然是淡淡的:「就這樣啊」,然後默默地回到房間,讓我無法再問下去。
這樣的狀況,好像也常發生在我們團隊中,對嗎?當我們發現某位夥伴成績特別好、或是成績忽然變得不好,作為團隊領導者的我們,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嗎?當然,能夠察覺夥伴的變化,已經是非常值得讚賞的了,但是如果我們能及早掌握,那成績特別好夥伴的成功經驗是否可以更早在團隊發酵、帶動團隊,成績忽然變差的夥伴是否能及時協助她,讓她及早恢復正常水準呢?就像我這個無知的媽媽,僅在成績出來後知道結果,卻不知道產生這個結果的過程是什麼。
夥伴為什麼變得閃躲迴避?
美惠是一位新晉升的領袖,因此特別有活力與熱情,加上目標感非常強,每次公司有什麼獎賞或是挑戰,都讓她躍躍欲試。在活動與會議上,總是喊得最大聲,展現出最多熱情,最終卻常常與目標擦身而過。雖然美惠擁有非常強大的熱情,但是這樣的結果接二連三發生,讓我感覺到美惠的熱情與積極也逐漸減少,所以特別找了個時間與美惠碰個面。
當美惠走進來見到我,依然是充滿活力地與我打招呼,我也起身微笑邀請她坐下,還未坐穩,美惠就說:「總監,別擔心,這次的挑戰我一定會達成,目前業績還差……」美惠清楚說出了目前團隊進度,還有幾個重點夥伴的業績狀況,有條理地算出與目標的差距,然後說到這個業績的差距中,她自己會做到多少、怎麼做等等,讓我真切感受到她對目標的渴望。
所以,我微笑地回:「哇,美惠好棒,目標這麼清楚,而且對團隊夥伴的狀況也這麼清楚,剛剛聽到你自己打算怎麼做,真的好厲害,相信你自己的部分一定沒問題,不過我想了解一下,剛剛說到的幾位夥伴有一些差距,那她們打算做些什麼呢?」一瞬間,有點時間凝結的感覺,美惠支支吾吾:「總監,我有跟她們聯繫,但是都還沒聯繫上,我會再跟她們聯繫的。」
我笑著回答:「沒關係,我只是好奇這麼優秀團隊的夥伴,都是怎麼做到好成績的。」
美惠立即回答:「哇,總監,你知道我跟進的多勤嘛,大約3、5天會問一次業績,然後跟她們說還差多少,叫她們趕快出業績。」
「美惠真的好認真,跟進真徹底,除了業績部分,還會跟她們說些什麼呢?」「沒有啦,因為我自己的部分也要趕緊跟上,所以不會說太久啦,不然我都沒有時間做自己的了。」
「那上一次與夥伴聯繫是什麼時候呢?」
「喔喔,週一我有跟小芬、小美聯繫,但是她們都說在忙,所以沒說什麼話,淑惠、阿樺打了幾通電話都沒接,吼那個誰誰誰竟然已讀不回耶……」
「是喔,之前會這樣嗎?」
「不會啊,而且現在團隊會議或活動,她們好像也常常請假。」
聰明的姐妹們,看到這裡,有發現什麼不對勁嗎?
夥伴為什麼始終突破不了?
讓我們來看看另一個例子。玉玲是一位溫暖、善良的領導人,說話的語調總是那麼溫柔,所以玉玲的團隊也有這樣的風格,每每參加玉玲團隊的活動,心情都非常好。記得有一次與玉玲面談,難得感受到玉玲有些沮喪,所以我問:「玉玲怎麼了?怎麼今天感覺妳悶悶的?」
「最近在想,經營團隊這麼久了,怎麼好像都沒什麼突破,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能力不夠……」
「玉玲,妳很棒的,看看妳的團隊,總是這麼熱鬧,凝聚力這麼強,能把團隊經營成這樣,怎麼可能是能力不夠呢?」
「是嗎?那怎麼成績一直都是這樣?」
「那玉玲,妳期待的是什麼樣子呢?」
「不知啊,只是覺得好像團隊停留在這個狀況好久了。」
「嗯嗯,那夥伴們呢?她們有特別期待或是想要的嗎?」
「不知道耶,我也沒特別問過,只是她們的成績都蠻好的,所以我大多會問問她們做了些什麼、怎麼做的,在團隊裡面分享,或是問問她們有什麼需要幫忙的,但是好像真的沒問過她們到底想要什麼。」
跟進之外的附帶條件
姐妹們,這兩個例子中,有看到什麼端倪嗎?我們在經營直銷事業、帶領團隊,大家都知道跟進很重要,但是真的要做好跟進,還有一些附帶條件:
- 明確的目標:在玉玲的例子中,玉玲本身雖有想要更好的想法與意願,但實際上卻不清楚自己想要去的地方,如果要跟進,怎麼知道要跟進些什麼呢?
- 落實的行動:當目標明確,記得要規劃出可以實現這個目標的實際行動;因為跟進在行為上,比跟進在數字上更好。像美惠,每次的聯繫與跟進,都是在說數字差距,想想,如果今天妳的上線老師,每天都問妳業績還差多少,自己的感受是什麼?但是如果老師每天電話裡是關心妳今天做了什麼,狀況還好嗎?是不是溫暖許多,自己的抗拒也會少些呢?
- 確實的輔導:玉玲這部分做得非常棒,每次與夥伴接觸溝通,都會關心夥伴的狀況,實際了解夥伴做得好的或者需要協助的部分,讓好的經驗可以傳承,也讓夥伴的問題可以及時得到解決。這也是為什麼玉玲的團隊總是開心的,夥伴間的凝聚力這麼強,而美惠就發生團隊夥伴越走越遠,參加活動或是接電話的意願越來越弱了。
- 即時的認可:這部分非常重要,除了在溝通當下的認可外,現在社交平台這麼普遍,相信領導人們一定都有各種團隊群組,記得當有值得認可的行為或是成績的時候,趕緊發在群組中吧,除了可以激勵到當事人外,更可以激勵到團隊的夥伴。
記得剛到現場輔導團隊的時候,曾經參加一個高階的團隊培訓,很慶幸能聽到這位高階分享經營團隊的方式。當時這位高階說了非常多經營團隊的經驗,經過這麼多年,我依然記得一句話:「當妳搞不清楚的時候,就表示妳的跟進不夠」,一直到現在,這都是我用來評估自己的方式。如果我對於我重要工作夥伴感覺到一點點無法確定的時候,我就知道自己對於這位夥伴的跟進不夠了。
但是千萬記得,所謂的跟進,不是追業績,不是追績效,而是實際了解對象的目標、行動,解決她們的困難與困惑。跟面談一樣,一個好的跟進,應該是讓對象受到激勵而狀態更好,更有行動力。回到我一開始說到女兒的情形,我知道我對於女兒的跟進沒有確實,姐妹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