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最關鍵的其實是「聆聽」,當然,問問題也很重要,但是問對問題之後,對方的回答你抓到重點了嗎?一個好的聆聽,可以聽到字面上的意思、說話者當下的情緒、話語背後的意涵、對方的價值觀,但要怎麼做到呢?
前陣子,朋友送了我一張羅大佑演唱會的票,屬於我這年代的搖滾巨星,鹿港小鎮、亞細亞的孤兒……等等,喚起好多年輕回憶,上次聽演唱會是哪時候呢?真的已經不復記憶,尤其這次是自己來聽,更能不受干擾地徜徉在歌手的歌聲、動作、歌詞,就算位置只能透過大螢幕來看到比較清楚的歌手,但還是能感受到滿滿的能量,聽到歌手想傳達的想法與意念。演唱會散場,伴著晚風走到捷運站,腦海中依然縈繞著今晚特別有感觸的片段。
80%對方說,20%才是你說
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經驗,演唱會、電影、電視節目,也可能是一場演說,在專心聆聽、投入的當下,我們可能沒有機會與演出者交談,無法提出問題釐清,卻能感覺到有所悸動,察覺到演出者的心情、想法,甚至是他們的價值觀與理念,但當我們與團隊姊妹面談的時候,我們有辦法察覺出眼前這位姊妹真實的心情、想傳遞的訊息、確切的訴求嗎?她就坐在我們面前,我們可以提出問題,但是最終,我們真的理解她的想法嗎?
「一個好的面談,是80/20,其中的80%對方說,剩下的20%才是你說」,這是我剛準備到業務現場前,指導前輩告訴我的,起初,我以為是要很會問問題、很會溝通,但到後來,我才發現最關鍵的其實是「聆聽」。當然,問問題是重要的,但是問對問題之後,對方的回答你抓到重點了嗎?一個好的聆聽,可以聽到字面上的意思、說話者當下的情緒、話語背後的意涵、對方的價值觀,而那要怎麼做到呢?
在討論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在面談時你都怎麼做的:
- 你的手機放在哪?手上、桌上還是包包中、或其他看不到的地方?
- 你的眼睛看著哪兒?對方的眼、對方的整體,還是低頭記著對方說的重點?
- 有等對方說完嗎?還是聽到什麼馬上給回饋、建議?
我的習慣是,手機關成靜音,就算放在桌上也是將螢幕朝下,因為一個好的聆聽需要專注,干擾越少越好,談話的過程中,我會關注對方的整體,臉上的表情、肢體的動作,是不是忽然挺胸、忽然低頭玩手指等等,因為肢體語言有時能讓我們聽出更深層的意涵,最後,讓對方把話說完,如果中間忽然斷掉,我也習慣給予一些時間讓對方思考,而不是立即接話。
唯有讓對方把話說完整,我們才真的能夠知道對方所想表達的,這些部分,其實是我們心態的修練,專注、細心與耐心,除了讓我們不僅是聽到話語,更讓我們能聽出對方深層的意涵。更棒的是,做到這部分,已經能讓對方覺得自己很重要,讓我們之間的連結更深更緊密,也讓彼此後續的互動更貼近,對方更願意吐露真實想法。
聽出事實、想法、情緒與價值觀
圓圓姊是一位高階直銷商,充滿著領袖魅力,個人能力非常強,看事情的角度與觀點也每每展現出高階領導人的高度,此時,圓圓姊正帶領著團隊成立獨立經營區域,等待公司考核中,在考核過程的一次面談裡,圓圓姊說出了這樣一段話:「公司這麼久沒有出高階獨立區域了,現在有我這一個在拚,但是公司有支持嗎?公司還是把資源放在已經成立獨立區域的高階身上!而且之前阿如文件遲交回公司,公司一直打電話追她,遲一點而已,公司追半天,好像我這邊的都是假的一樣,員工是沒有其他事情可以做喔,如果這樣,那我不要考核了!」
說這話的時候,圓圓姊低頭看著手機,不斷地用手指擦著手機螢幕,上半身不斷地調整位置,偶而才抬起頭看我一下,姊妹們,先別急著想該怎麼回答,我們回到前面一點,在圓圓姊說這段話的情境下,你聽到了什麼呢?我聽到了這些:
- 事實:公司很久沒有獨立區域產生、公司打電話給阿如、阿如遲交、文件有回公司,這部份是實際發生的事件,也就是事實。
- 想法:覺得只有自己在拚,覺得公司不支持、對其他高階比較好,覺得文件沒遲多久、但公司追得很緊,覺得公司對自己是不平等待遇,所以不想繼續考核,這部份是圓圓姊的感受與揣測,所以是圓圓姊的想法。
- 情緒:委屈>灰心>生氣,從說的內容,我感受到圓圓姊覺得公司不公平、抱怨公司追文件太緊、感到生氣,也因這些種種,不想繼續考核的灰心,但從肢體動作再看深一點,可以比較出這3個主要情緒的強弱。
- 理念與價值觀:公平、團隊、忠誠,圓圓姊覺得公司不平等的對待,表示圓圓姊價值觀中有著公平;因阿如被追得很緊而感到生氣,表示圓圓姊對於團隊是重視的,對於團隊與姊妹也是忠誠愛護的。
當我們察覺這些資訊之後,更能讓我們給出有效的反饋:
˙聆聽出事實→之後的反饋可以加強事實,讓對方感受到我們的討論是對事不對人。
˙聆聽出想法→我們可以釐清對方心中糾結的所在,有效地引導,讓對方感受你對他的理解,找出解決的方式。
˙聆聽出情緒→站在同理、不批判的角度與對方溝通,讓對方從情緒中走出來,做到有效的溝通。
˙聆聽出理念與價值觀→代表你更深入地了解對方,讓雙方的連結更緊密,可以更直接地給予反饋,做到更有效率的溝通與面談。
真正的聆聽不只是聽
每次我們都會說「用心聆聽」,所以聆聽不只是「聽」,還包含了「看」,看到肢體語言,思考釐清話中代表的各個部份,同理對方的情感與感受。我相信大多數的姊妹在溝通表達上是沒有問題的,加上自身的經驗與能力,很多時候其實可以很快地看到問題點,給出到位的意見,但是往往我們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急著馬上解決所發現的問題,沒有仔細聽對方的弦外之音,久而久之,就算再會溝通表達的人,也會覺得與對方溝通困難,因為說的人只說自己想說的,聽的人卻不想聽這些。
造物者創造我們的時候,給了我們兩隻眼、一雙耳、一張嘴,是否就是要我們多看、多聽,只適時地說呢?其實每個人都有著自我發現與修復的功能,一個好的聆聽者,在聆聽過程中,就可以引導對方看到自己的優勢增加信心,察覺自己的弱項做出改變,讓她什麼都願意也想與你分享。親愛的,讓我們想想如果團隊姊妹都有信心、願意盡情發揮自己的優勢,那會是怎樣的一個景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