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於日本的「斷捨離」這個名詞,原本的意思為「斷絕日常生活中不需要的東西、捨去平時多餘及用不到的物品、脫離對物品或是某些事的執著」。作者山下英子將「斷捨離」做為出版的書名以及主要闡述的內容,成為累積銷量超過400萬冊的暢銷書,證明了現代人,喔不,應該說我們,現在的生活處在一個極度豐盛的年代。如果跟上一個世代來比較,不論是哪一個階層的人,都過著比過去更好的生活,嚴格來說是生活該有的東西幾乎都不缺,甚至還普遍過剩。從物質層面來看,在特定的時間進行該有的「斷捨離」,反而是我們需要學習的一門功課。
而從內在心靈層面來看,「斷捨離」也印證了《秘密》吸引力法則中所提及的,當你內在或外在都是滿的時候,就很難再裝入其他事物,這當然也包括「思維、想法及做法」。
一位調酒師好友,有一次他去國際級的酒展參展,聽到一位老師的分享,發現他過去一直認為對的做法其實是錯的,如果沒有那次的契機,很可能他就會一直錯下去,而當下的啟發與接受,是讓他斷然捨棄過去所學的、把正確的做法運用在自己事業上的關鍵。因為如此,好友在他所處的領域又更上一層樓。
說起「斷捨離」,除了運用在「思維、想法及做法」上,還有「人際關係」的「斷捨離」。相信我們都聽過:「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而「人」在「斷捨離」上,一開始是個人的習慣及思想,然後延伸到外在的人際關係,舉凡同事、朋友、夥伴等等,如何在一定的時間進行人際關係的「斷捨離」?這說起來有點現實,又或不近人情,不過,我們要是認真想一想,都知道「物以類聚」的道理,人際關係的「斷捨離」,才是決定讓我們可以更好或是讓我們可能變得更差的關鍵。
當我們可以在一定的時間內,透過斷捨離的方式,無論是藉由整理外在的物品、或是捨棄某個內在占據空間的無用思維、又或是一直牽絆著我們的人際關係,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我們自己,當我們透過「斷捨離」清出更多乾淨整潔的外在與身心靈空間時,真的能讓我們在心情上獲得舒暢愉悅,也更加容易會有好事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