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銷人是最愛上課的。避免瞎子摸象,公司內部講師系統化的課程,可以將企業的文化理念與一致做法,完整複製給夥伴;避免閉門造車,藉由外部課程的刺激,則可以為團隊導入更宏觀的眼界與更新穎的Know-how。
圖片提供/生麗國際
上課,是直銷生活最重要的一環,也佔了相當大的比重。翻開生麗公司的課程行事曆,全台北中南各區週間開設的事業經營班、不定期舉辦的專業講師培訓以及幸福成功營,讓進入生麗的每位夥伴,在經營事業的每個階段,都有適合的課程可以學習。
系統學習,傳承基本功
已是生麗最高聘階的陳翊瑄榮譽顧問認為,公司為夥伴規劃的系統課程,是新人入門的最佳跳板,內部課程的授課講師都是受過嚴格培訓、通過考核的顧問聘階領導人,講起公司、產品、制度,信手拈來皆文章,搭配豐富的實戰經驗,讓夥伴短時間內就汲取可以分享的案例與見證。
不少直銷經營者會手把手帶著夥伴運作,陳翊瑄以多年的輔導經驗認為,對初階夥伴來說,這樣的做法除了可以鍛鍊自己學做教的功力之外,也有助於培養革命情感。但隨著組織日益壯大,逐一個別輔導就可能分身乏術了,「畢竟,每個人一天也只有24小時。」
「將夥伴帶入公司會場的系統化課程,是組織複製的第一步,」她表示,公司統一規劃的課程,都是經過縝密規劃後推出的,從心態觀念、產品制度、邀約推薦等基本功教起,讓有志者快速取得經營的門票,「很多夥伴上完一天的課,隔天就能成交訂單。」
每一位講師,都帶著各自的人生歷練來到生麗,各具風格與授課技巧,她以「你為何經營生麗事業」這堂初階課程為例,每位講師投入經營的初衷不盡相同,想完成的使命當然也不一樣,新人反覆上不同講師教授的同一課程,更能幫助他們在心態上歸零,在經營方向上定錨。
領導人要不斷T-UP講師
看著會場裡幾十張桌椅,「如果我的夥伴有這麼多桌,我要一桌一桌去溝通,一天48小時都不夠用。」她強調:「透過專業課程產生訓練的複利,複製效果才會快。」而講師系統化的專業課程,可以幫助領導人打造擁有相同信念與作法的團隊。即使同一個講師、同一門課程,在不同時間點,都會有新的案例可以分享,夥伴反覆學習,可為事業注入源源活水。
此外,每個人會有個人的主觀意識,有時候在溝通觀念時,難免會因為認知不同,無法取得共識。但同樣一個問題,在課程中,由擔任第三方講師提出專業建議,問題也就迎刃而解。陳翊瑄說:「講師的角色非常重要,從他口中說出的話份量就不一樣。」
「領導人要不斷推崇講師,激發夥伴主動學習的意願。」陳翊瑄以身作則,她會將上課時的感動跟夥伴分享。有句話說:「做直銷要用吸的,不要用推的」,邀請夥伴上課也是同樣道理,讓夥伴了解上課可以為自己帶來哪些效益,激發夥伴想主動報名的意願,課程的效益將會大大提升。
本身也擔任講師的陳翊瑄表示,培訓系統裡的講師,無不卯足全勁,將自己經營生麗事業的經驗透過課程分享給夥伴,不少夥伴也會固定報名複訓,讓自己與時俱進,深化經營的根柢。「我們也會在自己團隊裡,將講師所教的內容,傳授給沒能跟上課程的夥伴。」
從產品擴大到產業
除了生麗的系統課程,熱愛學習的陳翊瑄,也會報名外部的成長課程,讓自己拓寬眼界。「持續學習是不斷成長的關鍵,」她也提醒,要跟坊間的老師學,一定要慎選能夠跟事業經營對焦的課程,有豐富的案例分享與實戰演練,並且有課後考核,才不會花了時間與金錢,只學到氛圍。
多年前,生麗創辦人徐鳳娥與執行長黃隆源在公司在架構完整的內部培訓系統之外,又規劃了一系列的外聘講師課程,讓處於中高階、想要進一步突破的經營者,能夠透過外部講師的刺激,用嶄新的視角為事業經營挹注全新的動力。
由公司主導的外部課程,讓她的眼界從產品擴大到產業。她表示,每位領導人對生麗都十分了解,但透過講師引導,可以跨出自己熟悉的範疇,接觸不同的領域,培養宏觀的格局視野,讓自己進化成全方位的直銷人。「講師針對公司產品與事業特色,設計出符合夥伴實戰操練的課程,讓學習成效直接反映在業績上。」
「學到了,然後呢?」陳翊瑄說,跟著老師學,不能學過就算,還必須藉由課後考核來驗收成果,了解學員對內容的掌握度,以及課程運用在經營上的落實度,「上課、執行、進人、進階,再上課,形成一個正向的循環。」陳翊瑄語重心長,經營直銷不能閉門造車,將上課變成直銷生活的重中之重,跟著系統走、跟著老師學,就能縮短抵達成功的距離,豐富直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