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常聽到「桶箍」一詞,桶箍被視為結合的助力,或用來指稱團結大家的人。在直銷組織中,每個夥伴也都應該是桶箍,團結合作,成為維繫團隊存在的堅定力量。但你知道真正的桶箍是什麼嗎?在成為桶箍的同時,讓我們也來好好認識一下桶箍。
圖片提供/戴學文
這次總統大選期間,桶箍意外成為熱門話題。先是去(2023)年10月間,韓國瑜在臉書寫道:「桶箍不是一個人,人人都是桶箍,把改變的力量團結起來(註1)。」一個多月後,郭台銘表示,有意扮演「桶箍」的角色,整合在野勢力。郭董此話一出,在媒體爭相報導下,隨即引爆了群眾對於桶箍的好奇心。
什麼是「桶箍」?
「桶箍」究係何物?年輕讀者恐有不解,有記者引經據典,搬出《教育部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解釋:「桶箍,就是鐵線圈或竹篾環,用來把木桶的木片箍住」,耐人尋味的是,大概是遍尋不到政治界有關桶箍說的前例,記者乾脆DIY註解:「若沒有桶箍,木板就無法合在一起變成桶,因此桶箍被視為結合的助力,或用來指稱團結大家的人。若應用在政治圈,桶箍者會把各式立場的選民箍住,讓大家團結在一起,促進團結合作。」(註2)
桶箍作為一種團結的隱喻,尚屬合理,至於延伸成為一種政治工具,則未免有「概念偷換」(註3)之嫌。坦白說,台灣實施民主政治的歷史並不久遠,四、五年級生對於曾身處過的威權統治時代,可能還殘存記憶;當時只有效忠領袖、鞏固領導中心,不同政治主張是一種禁忌,整合問題根本不存在。因此,桶箍說,恐怕只是一種為了因應山頭林立、各有盤算,又利害糾纏,連大老也喬不動的政治生態,一個過去未曾出現、直到現在才產生的主意吧?
桶箍話匣既經打開了,筆者順便也來湊熱鬧,就撇開政治,從器物史的角度,談談早期台灣社會的「桶箍」。
桶箍(閩南語tháng-khoo)一詞,很早就被用於稱呼製作米桶、飯桶、水桶、浴桶、錢桶,甚至尿桶等各式木桶不可或缺的一種配件,時間已無法追溯。但至晚在清代中葉,大約是乾隆年間(1736-1795),除了字面上所代表的木桶配件,台灣社會就已將桶箍一詞應用於形容日常生活的其他器物之上。不過,早期沒有選舉,也沒人會為了號召團結,以桶箍自居。
桶箍不一定是桶箍
坊間流行一種素面環狀的戒指,有鑑於其特徵與桶箍相似,先民因以名之,稱為「桶箍」(註4)。從此,「桶箍」所指,除了是一般人了解的「木桶配件」,同時也是「一種戒指」的代名詞。兩者應該都是源出閩南,然後傳入台灣。此外,不只是台閩地區才有,中國大陸華南一帶,還有不少地方也存在「桶箍」的說法,同時也使用「桶箍」戒指(註5)。
被稱為「桶箍」的戒指,是什麼模樣?桶箍戒,形如其名,身形細長、無紋飾,通常僅稍事拋光、倒角,不做其他加工,於是成為諸多戒指款式之中最陽春、最省工錢的一種,至今仍是金工的入門款式,所代表的簡約風也深受許多人歡迎。
桶箍戒樸實無華,沒有任何綴飾,反而光芒畢露。日常配戴之餘,物主遇有急需,只需扳直戒身就成了一條小金條,變現容易,可說裝飾與實用價值兼具,性價比遠高於其他。「斗科」則是早期台灣對於桶箍戒的另一稱呼,所謂「斗科」,是閩南語「斗殼」的轉音,是一種秤量米穀的容器,外觀近似桶箍。後來,桶箍戒的稱呼,愈來愈少使用,到了光復以後,普遍被斗科所取代(註6)。
桶箍戒跟陳平有什麼關係?
早年將戒指叫做「桶箍」,是出於百姓之間的相約成俗,並不是一種正規名稱。借用自日常事物,名字固然簡單易記,但說起「手戴桶箍」,不免令人難堪,難登大雅之堂,因此,作為傳統金融重要勢力的銀樓業亟思改變。後來,趁著民國35(1946)年台北市金銀商業同業公會籌組之際展開動作,為部分金飾更名(註7)。
在這波更名行動中,被認為名稱「不雅」的不只「桶箍」一種,另還有「雞心」。當時,代表愛情的心形造型金飾在台灣社會相當風行,但囿於生活經驗,民間仍按沿襲自大陸的習慣將這種愛心稱為「雞心」,在對西方文化有所了解之後,不少人不以為然,感覺煞風景(註8),因此,銀樓同業從善如流,決定將其改稱為「桃型」。
「桶箍」戒則被改名為「陳平」。為何是「陳平」?其中頗有玄機。殊不知,長期以來,對於銀樓業者來說,桶箍戒的來客多屬菜籃族與小資族,手頭不豐,消費有限,屬於利潤微薄的商品,食之無味、棄之又可惜。銀樓同業將桶箍改稱為「陳平」,其實是一個既狡猾又市儈的雙關語。
陳平其人,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謀略家,楚漢相爭以至西漢初期,屢建奇功,多次獻策幫助劉邦化險為夷,扭轉逆境,著名的反間計、離間計等均出自其手,卒至官拜丞相。表面上,戒指冠以「陳平」之名,是讚許客人有智慧,懂得精打細算。不過,如果將「陳」、「平」二字拆開解釋,銀樓業者的真實想法就會顯露出來:陳,意即「陳舊」;平,則代表「平淡無奇」,在部分使用粵、客、閩地區,平還有「便宜」的意思,所以,這個新名字其實是酸味十足。
因此之故,「陳平」踩了煞車,僅在銀樓同業之間私下使用,且沒過多久就被放棄,全面改用「斗科」,取代民間使用已久的「桶箍」俗稱,直至現在。這段歷史未見教育部收錄於辭典,但有的台灣耆宿可能還記憶猶存。
斗科,外觀特徵與桶箍雷同,名稱也是取自民間器物,但後來不僅未遭淘汰反而廣受歡迎;其原因,據說是與諧音有關。黃金打造的斗科戒,閩南語稱為「金斗科」,發音近似「金頭殼」,也就是「金頭腦」,有稱讚人「冰雪聰明」之意。
後來,每逢嬰孩初生、金榜題名或驪歌響起之際,斗科戒在台灣也就成了一種絕佳的應景賀禮。另外,民間也流行以斗科暗寓「日進斗金」的說法,配戴斗科戒可招財(註9)。相對於桶箍的稱呼,斗科好康多多,難怪民眾偏愛。
(註1)引自:韓國瑜2023年10 月9日臉書文。
(註2)引自:《聯合新聞網》,2023年11月24日報導。
(註3)深入了解「概念偷換」,推薦讀者參考丁毓峰,《邏輯原來如此有趣》一書,第二章 給事務貼上標籤的概念,頁7以下,2015年10月出版。
(註4) 例如,清道光年間小說,邗上蒙人,《風月夢》即有:「……左手四指带了一个赤金桶箍式戒指」之記載。
(註5)參閱:戴學文,《你所不知道的國府黃金》,第四章「國府黃金在台灣」,頁203。2018年4月二版。又,朱文楚,《胡適家世與情事》,也有一段胡適妻子江冬秀(安徽籍)家族使用桶箍戒的記載:「……冬秀外婆除了常年手上戴一只赤金的桶箍戒指外,別無珠寶首飾」,浙江大學出版社,2015年10月出版。
(註6)參閱:戴學文,「虎年大吉 日進斗金」,2022年1月30日臉書文。
(註7)台北市金銀商業同業公會,《工金表》,民國35(1946)年8月印行。
(註8)參閱:戴學文,「愛心符號的由來」,2022年5月14日臉書文。
(註9)同(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