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碳與節省成本往往落入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兩難,婕斯在創立初期就確立了即使成本增加也要減碳的方針,幾年下來,隨著執行層面擴大,落實在辦公室與會員系統中,習慣養成後發現,減碳做得好,成本也會跟著減少。
圖片提供/婕斯公司
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會不斷產生碳足跡,如果沒有減碳意識,就會在無形中增加碳排放,美商婕斯北美區暨大中華區執行總裁王大智表示:「每個人都貢獻一點,就會積沙成塔,」增加碳排放是如此,減少碳排放也是如此。
王大智自己在生活中也會盡量減碳,到傳統市場買菜時,盡量不拿取攤商提供的塑膠袋,家裡買了廚餘機,不但讓垃圾減量,乾燥後的廚餘更直接變成盆栽的肥料,成為可循環利用的資源。
創立時就帶著減碳基因
「創立時,婕斯總部就關注減碳議題了。」王大智表示,由於一開始就定位成網購、電商平台,透過網路就可以處理訂單出貨,用科技的優勢減少紙本的作業流程,省下紙張的耗費。
不過,在節省成本與減少碳排之間,不免有一些拉扯。婕斯因為減少包材與填充物的使用,避免在運送途中過度擠壓與負重所造成產品破損,特別精算將貨櫃每一棧板原可裝載的最高數量降低,只裝載約70%的數量,也就是降低了堆疊高度,如此即可確保產品運送的完整性,但也大大增加了運輸成本。王大智說:「即使增加成本,減碳也是我們首要關注做好的事」。
產品包裝與包材,採用環保再生或可回收的材質,在符合堅韌度與耐用度的前提下,降低運送紙箱與紙袋的磅數,並且依產品訂購常用數量的體積設計不同尺寸的紙箱,符合產品保護的貼合度,取消使用紙箱內部的填充物。
在思考減碳措施時,除了使用可回收材質外,王大智認為,延長使用的時間與次數,讓垃圾減量,才能更有效降低碳排放。未來,婕斯將會回收物流紙箱,王大智笑說:「可不是要拿去賣給回收商,而是重複利用。」會員訂購產品時,若在訂單內勾選「使用回收紙箱」,公司出貨就以回收的紙箱寄送。
「連減少膠帶使用,我們都想到了。」王大智指出,只要增加膠帶厚度,就可以減少膠帶的使用,使用厚度在50u(0.005公分)以上的封箱膠帶,只需在紙箱開口黏貼一條,不需採工字型方式黏貼紙箱,有效減少塑料包材的使用,也可以提高未來紙箱回收再利用的堪用品質與數量。
減法哲學養成減碳習慣
直銷團隊擁有強大的凝聚力,領導人只要登高一呼,團隊夥伴就會配合執行,王大智認為,這種特質,讓直銷產業在減碳議題上,很容易就能形成一股力量,影響更多的人。在辦公室的減碳作法,王大智用的是「減法哲學」,減掉紙杯、減掉垃圾桶、影印機,連紙本刊物與事業手冊都減掉了。
公司大廳的咖啡機,只要自帶環保杯,就可以優惠5元,行政部門也鼓勵同仁種小植栽,並取消提供紙杯,連個人座位上的垃圾桶都撤除。王大智發現,當丟垃圾變得不太方便,大家就會自動減少製造垃圾,「連衛生紙的使用頻率都降低了。」
照明設備改用環保燈具,減少影印機設備,使用電子簽核,也導入電子發票系統。會員入會除了必須親簽的紙本入會單,目錄與事業手冊都直接以電子版上架在Jschool雲端學院,紙本DM也以EDM取代。以往每隔一段時間就因為改版而需要重印的資料,沒發送完的舊版本就成了廢紙,將這些資料線上化之後,不但省去紙漿的消耗,公司也不需要騰出空間擺放大量庫存;會員不需要保存紙本,登入就可以直接查閱,使用上更加便利。「減掉了紙本,同時也減少了很多成本。」王大智說,減碳措施執行得越多,才發現成本與減碳不必然衝突。
宣傳成果,影響大眾
推動減碳要有「為善欲人知」的態度,王大智強調,台灣節能減碳的呼籲行之有年,執行成果仍有努力空間,當自己已經做出心得與成果,就應該大聲講出來,讓大眾一起跟著改變。
公司從行政單位做起,會員也樂意配合減法哲學,婕斯更推動「總裁樂活公益社團」,提供淨灘、淨山資訊,由全台各地的團隊領導人號召夥伴,參與淨灘、淨山活動。當夥伴看到美麗的山林水岸佈滿各種垃圾,親手將垃圾清乾淨,Before & After的差異,讓他們更能夠將減碳深植意識中,並且透過團隊活動,宣導給更多夥伴。
透過夥伴的親身參與以及環保減碳意識的植入,自然會把節能減碳觀念與實際作法帶進家庭並影響周遭親友,「所以,千萬不要小看每一個細節及每一個人所能發揮的影響力,播下這顆為環境永續的種子,是絕對刻不容緩的。」王大智強調。
婕斯台灣在今年辦公室即將搬遷,也讓減碳計畫更能用數據檢視,原本所在的大樓是採中央空調,辦公室無法自行調整溫度,甚至有些空間並非整天都有人,卻必須全日開放冷氣,而在新的辦公室,電器開關以樓層做區隔,冷氣溫度強弱都可以自行調節,未來從每次的電費單中就可以看出辦公室的減碳成績。王大智提醒同仁養成節水、隨手關燈的習慣:「關上一盞燈,就為減碳開了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