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認為電腦網路裡流動著三種不同質素,那就是資料流、知識流與感情流。而整個世界e化的推動腳步是先從數字資料的自動化開始,像薪資、採購、物料管理、會計支付、公文管理等,也就是將公司運作流程自動化,好處是資料的運算與處理快速能動態製作各式統計報表,甚至將規劃與資源運用整合在一起,形成企業電子化的雛型,壞處是一旦使用後,要修改功能或做流程再造,都會是傷筋動骨的大手術。
五年前,資訊廠商大力鼓吹知識管理系統,也提出「知識是企業最重要資產」的口號,造成一股熱潮,於是企業紛紛響應,不但要管理外顯知識,如各種出國報告、計劃書等,還希望把員工腦子裡的隱性知識挖出來,例如要總務或採購人員把工作流程和心得、經驗文件化,要研發人員寫文章,把工作成果分享出來,結果是雷聲大、雨點小,真正去參考的人並不多。
我認為企業內的知識有兩類,一類是「過去式」,它屬於既有的舊經驗,例如公司內的智慧財產權與使用過的文件等,這些東西是庫存,光是計算數量的多寡其意義不大,重要的是能否發揮再利用的價值,但愈是抽離情境的知識 ... ...
請繼續閱讀此篇文章 登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