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80年代初,人們開始在商店、藥店接觸到一種叫做「保健品」的東西。當時的保健品主要是以滋補品類為主,而且大部分是以酒為載體的藥酒,都宣稱其具有輔助治療作用。那時還沒有保健藥品和保健食品之分。80年代中後期,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不斷深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在人們解決了溫飽問題以後,對生命質量的提高產生了一種新的需求。攝取食物已經不僅是為了填飽肚子維持生存,還要求它能具有調節人體某種生理活動的功能。加上流傳幾千年的「藥食同源」的中國傳統飲食養生文化,養生保健蔚然成風。請客送禮用的糕點匣子和水果籃變成了「保健品」,看病人也開始送「保健品」。「花錢買健康」成為了一種時尚。到80年代末期,保健品市場上開始出現口服液和膠囊劑型的保健食品,同時出現了保健器械、外用藥袋形式的保健用品和添加了中藥材或其提取物的化妝品。
「十月懷胎」到「耄耋之年」
需求製造市場。回憶那一段時間,中華大地上不知不覺地中冒出了品種繁多、令人眼花繚亂的保健品。從人的「十月懷胎」到「耄耋之年」, ... ...
請繼續閱讀此篇文章 登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