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0家獲牌直銷企業一共創造了2179.83億元業績(人民幣,以下皆同),相比2016年的2152.61億元增長了約1.27%。如果扣除10家新企業,則2017年業績約為2165.28億元,與去年相比有略微增長。其中,有41家企業業績上漲,37家企業業績下降,業績下降企業比例也創下了中國直銷行業有業績統計以來的歷史之最。
資料來源/《知識經濟˙中國直銷》雜誌、世界直銷(中國)研究中心、直銷百科網
截至2018年1月25日,根據歷年對商務部直銷行業資訊管理系統發佈資料進行的統計,中國已經獲得《直銷經營許可證》且獲得官方公示的直銷企業有90家,已公示申牌聲明但尚未獲得牌照公示的準直銷企業共計48家,因此中國直銷行業最終的拿牌企業和申牌企業數量共計138家。
其中,年度新增好當家、綠活美地、益寶、同仁堂、沃德綠世界、自然陽光、吉美生物、永健、清晨生物、以嶺藥業等10家獲牌直銷企業,新增29家發表申牌聲明的企業。在這90家拿牌企業中,有3家基本沒有直銷業績,來自韓國的愛茉莉和日本的寶麗一直沒有找到中國直銷的入門法則,基本上沒有開展直銷業務,而哈藥集團因出師未捷,幾年前就主動退出直銷經營了。
中國直銷面臨的挑戰
2017年,中國直銷行業面臨史上罕見的挑戰,包括在年輕化、網路化方面的探索仍未獲得整體突破,包括在要不要開設店鋪、產品導向還是事業導向、大單還是小單等方面的糾結,包括在政策壓力下的大規模合作事業部出現,包括康寶萊、美樂家等功勳負責人的蹊蹺離職,包括面對新零售和微商的躁動,包括應對虛擬貨幣、資金盤、公益盤的打劫和背書……
當然,中國直銷行業這一年也取得了一些積極的共識,就是更加重視體驗行銷、普遍進行系統化健康管理升級,以及在小單新零售方面的嘗試獲得一定突破。在各方面干擾特別嚴重的情況下,中國直銷企業以實際需求為基礎,穩定了市場,並取得一定的發展。
據統計,2017年度,90家獲牌直銷企業一共創造了2179.83億元業績,相比2016年的2152.61億元增長了約1.27%(見表1)。如果扣除10家新企業,則2017年業績約為2165.28億元,與去年相比有略微增長。其中,有41家企業業績上漲,37家企業業績下降,業績下降企業比例也創下了中國直銷行業有業績統計以來的歷史之最。
表1、2017年度中國直銷20強業績排行榜
(以2017年度業績為序;單位除註明外,均為億元人民幣)
截至2018年1月25日,中國共有90家企業正式獲得直銷經營許可證,他們在2017年創造了總計2179.83億元的業績,比2016年的2152.61億元業績淨增27.22億元,增長1.27%。這些直銷企業的平均業績為24.77億元,相對於2016年的27.6億元下降2.83億元,相對於2015年的29.2億元則下降4.43億元。這是因為自2015年來,商務部新審批的直銷企業超過30家,這些企業大都處於探索和蓄勢階段,目前業績基數較小。未來隨著這些企業的不斷發展,中國直銷行業的整體業績或將呈現出全新的增長。
無限極、安利、完美蟬聯前3名
2017年,有5家企業穩居行業巨頭行列。無限極已經連續3年蟬聯中國直銷企業業績排行榜王者之位,安利、完美緊隨其後,這3家企業連續多年位列中國直銷業績排行榜的前列,是中國直銷行業名副其實的領跑者。權健、尚赫分別佔據第4位、第5位。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尚赫,它首次進入百億俱樂部,同時也是連續兩年以高增長的態勢,實現兩個區間的連續升級。
在50億~100億元業績的「快速超越集團」中,包括玫琳凱、新時代、中脈、康婷、康寶萊(中國)、華林、如新(中國)、美樂家(中國)8家企業。其中與2016年相比,中脈業績下降慘重,跌至該陣營;美樂家表現搶眼,首次進入該陣營;其他幾家企業業績升降不大,呈現穩定發展之姿。
業績在15億~50億元之間的「中堅成長力量」有18家企業,有12家企業2016年即上榜該陣營,其中有6家企業業績上漲,6家業績出現下降。另外還有綠葉、長青、天福天美仕、鑄源、安惠、安發6家企業均以高增長首次進入該陣營,引人矚目。但需要注意的是,該區間中有幾家企業都是完全依靠合作事業部在維持業績,未來不可預測的風險較大。
處於「穩定成長區」的共有16家企業,其中8家企業實現增長,康恩貝、北方大陸、大溪地諾麗增長幅度比較大,實現超越;7家企業出現下跌;吉美生物經營直銷已經多年,所以2017年一拿到直銷牌照即進入這一陣營。
另有13家業績在2億~5億元區間的摸索型企業,其中福維克和宇航人出現下降,其他11家企業均實現增長,說明這些企業已經在摸索中逐漸找到了適合自己的發力方向。
業績在2億元以下的企業有30家,這一區域在2017年和2016年都是中國直銷企業存在最多的區間。這些企業中有20家業績沒有到達1億元,一部分是一直未尋找到破局之路導致業績平平,還有一部分屬於近兩年新獲牌企業,處於剛起步的階段。
內資數量居多,外資業績超前
根據表1各企業註冊地可以看到,中國直銷行業中內資企業61家,內資企業已經在數量上佔據壓倒性優勢,這得利於近3年來商務部審批發放直銷牌照的速度加快,以及越來越多的傳統大型企業轉型直銷。
外資企業共有29家,其中美國企業11家、港澳台企業9家、馬來西亞企業2家、韓國2家、瑞典1家、德國1家、日本1家、新加坡1家、中(國)紐(西蘭)合資1家。
但是從業績層面來看,外資企業數量雖少,但業績遠遠高於內資企業。這主要是源於幾家老牌外資企業進入中國時間較早,也有相對專業的直銷發展理念和戰略,在超過100億元的直銷企業中有4家是外資企業,前10強企業中有6家是外資企業。
綜合來看,外資企業目前仍在引領行業發展,內資企業在近年來已有長足發展,正在迎頭趕上,比如權健、新時代、中脈、康婷等企業已經逐漸展示出更大的體量和格局,並在不同領域引領著行業的發展方向。
根據近5年的中國直銷行業業績報告資料,前10強的企業排名雖有變化,但上榜企業基本穩定,雖然有些企業也有業績回落或下滑的情況,但他們的業績總和仍然佔據整個行業業績的一半以上,說明這些企業在生存與穩健發展上已有一套成熟的體系。
近兩年來,以突飛猛進之姿進入中國直銷業績前10強的尚赫和康婷,這兩家同在天津的企業,能夠獲得跨越式發展也並非偶然,他們都成立超過20載,有著過硬的產品和穩健發展的決心。
尚赫的異軍突起主要是開展新產品項目的市場效應,他們不炒作、不跨界、不做電商、不搞金融資本,專一做直銷,正是這種專一的心態,讓尚赫堅持了簡單做直銷的傳統,而一兩款具有爆發力的新產品專案,讓尚赫在多年的低調穩健發展之後呈現出爆發之勢。
康婷自2013年進入直銷以來,一直深耕基礎建設和產品研發,這保證了康婷的支援系統能夠持續滿足和服務於市場的不斷壯大;同時,康婷始終堅守和強調發展原則,低調行事,這保證了康婷的市場團隊主力穩定以及業績的水到渠成。
2017年中國直銷行業有40家企業實現了增長,其中有3家企業實現了20億元以上的增長量,有3家企業實現了10~20億元之間的增長量,有34家企業實現了0~10億元的增長量,有38家企業持平或負增長。值得注意的是,在34家實現了0~10億元增長量的企業中,有10家是2017年新獲牌直銷企業,他們正在不斷摸索中發展前進,其中不乏表現亮眼的企業。
在2017中國直銷企業業績增長量龍虎榜中,這5家企業都實現了20億元以上的增長量,尤其是綠葉,以黑馬之姿實現全面趕超。美樂家宣稱直購模式,實際上仍是直銷本質,同時融入微商團隊,實現了業績的爆發。尚赫則是連續2年以高增長量實現業績升級,進入百億元業績俱樂部。長青則融合了各事業部業績,其中一些事業部表現突出帶動了業績的整體提升。天福天美仕以1011.11%的超高增長率榮登榜單,緣於他們採取了非常激進的政策制度,但這種突然的增長並不可取。
如果用增長率來看,中國直銷企業2017年有42家企業實現增長,占78家企業的53.85%。有15家企業的業績增長率超過100%,占總企業數的19.2%,另也有5家企業實現了50%~99%的增長,其他21家企業實現50%以下的業績增長,有37家企業出現業績持平或者下降。
總的來說,因為本年度總體業績增長幅度很小,因此大體量企業的增長率並不明顯,增長率顯著的基本上都是基數較小的企業。
廣東獲牌企業、申牌數量、業績都領先各省
縱覽表11可以發現,中國目前有22個省(直轄市、自治區)有獲牌直銷企業,除去已有申牌企業的河南、江西、湖北、寧夏4省,全國還有新疆、甘肅、廣西、貴州、西藏5個省(自治區)暫未出現直銷企業。由於這些資料是以商務部直銷行業執行資訊系統公佈的資料為準,所以不代表這些省(自治區)沒有企業試水直銷,根據目前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直銷行業的趨勢來看,未來大有全國各省均有直銷企業的可能。
廣東省是獲牌直銷企業最多的省,其次是山東、北京、天津、上海,這些都是中國沿海省市或者直轄市,經濟發達,人們的思想也較為開放。廣東獲牌企業與申牌企業數量都排在前列,尤其是無限極、安利、完美等行業巨頭總部都在廣東,所以業績也遙遙領先。而山東歷來是各大直銷企業必爭的直銷市場,近年來本土企業也不斷試水直銷,申請直銷牌照的企業越來越多,大有超越廣東的趨勢,但由於起步較晚,所以目前山東省直銷企業的業績並不高,但未來發展潛力無窮。
值得一提的是天津的直銷企業,8家獲牌企業創造的業績位列全國第二,其中,權健、尚赫、康婷貢獻卓越,金士力佳友、和治友德穩步發展,天獅曾經也是中國直銷行業的領軍企業,近年來由於不斷調整,以至於業績有所下跌。除此之外,北京、江蘇、浙江、上海的直銷企業創造的總業績均已超越100億元。
另外,直銷企業逐漸從東部開始往西部輻射,青海、內蒙古、雲南、四川、陝西、山西等多個西部省份出現第一家直銷企業,根據這樣的趨勢,在中國,直銷還有很大的地域空間值得開拓和挖掘。
前20大直銷企業分析
- 無限極,249億元
無限極繼2015年登上中國直銷行業業績桂冠寶座後,依然領跑行業。據瞭解,無限極2017年業績約為249億元,該成績低於2016年的270億。但據內部人士透露,無限極2016年的業績實際沒有那麼多,2017年還實現了約10%增長,但該說法未得到企業官方證實。
2017年是無限極邁入「四五」計畫的第3年,2017年年初無限極即推出了《客企一體,助力基層——2017行動綱領和2017重大舉措》,為市場發展指引方向。
整個2017年,無限極陸續推出了19款新產品,使得產品種類達到145款。同時,9款產品榮獲國際品質評鑑組織頒發的獎項,這已經是無限極連續3年獲得該獎項。無限極不斷豐富的產品品類,更好地滿足了市場需求,提升了市場核心競爭力。
- 安利,230億元
面對人力資源成本上升以及社交電商挑戰的行業大環境,安利(中國)表示,自2015年實施數位化戰略、體驗戰略和年輕化戰略,主動推進戰略轉型升級後,公司已經在2017年實現止跌反彈,將進入新一輪更具品質、效益的發展週期。
截至2018年初,安利已在中國建成72家體驗實體,覆蓋了中國大部分省會城市,以及區域/省域經濟中心城市;2017年上線的自有電商平台「安利雲購」,目前線上下單比例已超過70%,發展成為中國頗具規模的O2O直銷電商平台;在物流端,安利與京東等物流巨頭達成合作,家居送貨一二線城市24小時即可到達,偏遠地區也將縮短到3天以內;售後服務端,安利與海爾日日順合作,讓售後服務更快捷高效和專業;同時,安利針對細分人群開發了系列社群活動,搭建了讓消費者能深度接觸安利產品、體驗安利生活方式的社交平台。
產品上,XS運動營養飲料吸引了許多年輕創業者關注,在31個XS路演的城市,35歲及以下新夥伴加入比例,較2017年8月比同期增長近13%個百分點。
也有很多人表示,安利(中國)2017年業績非常低;但據安利方面透露:「一個比較確切的資訊是,全球總部表示,中國區2017年的業績表現超出總部預期的10%左右。」
- 完美,200億元
2017年,完美公司相繼推出多款爆款產品,品質管制取得斐然成績。同時,完美淮北基地動工建設,華南基地逐步投產,揚州基地、吉林基地持續穩健發展,完美公司在中國投資建廠已逾1100畝,各個生產基地發揮區域優勢,分工協作,提升企業綜合實力。
另外,做為僑資企業,2017年完美公司緊跟「一帶一路」倡議,在企業發展同時,充分發揮融通中外的優勢,在國際經濟、貿易、文化、慈善等領域積極作為,成為「一帶一路」建設實施的完美使者,努力承擔「一帶一路」倡議給予僑商、僑企的使命。雖然完美2017年業績下滑近10%,但上萬家專賣店成了完美基本盤的最佳保障。
- 權健,176億元
2017年是權健持續成長的一年,在國家「一帶一路」的倡議下,積極開發國外市場,加快了全球化步伐,內蒙古、印尼、哈薩克分公司相繼成立。除此之外,權健與泰國TACC簽署戰略合作協定,共同委託、參與和啟動研發專案,並與雙方均認可的知名大學或機構合作,創新研發中醫藥產品,銷售於中、泰、柬、老、緬、越等國。
2017年,權健因為政策原因受到不少影響,在走向更務實、低調的過程中,業績方面也付出了一定代價。
- 尚赫,100億元
尚赫2017年業績相較2016年再度刷新紀錄,創造100億元的驕人業績,排名也從第10名竄升至第5名,發展勢頭十分強勢。
2017年,尚赫在業績開創歷史新高之際,步伐依然堅韌篤定,按部就班地繼續投入鉅資服務績優經銷商,特別是2017年尚赫投資建設了新的生產基地和教育培訓中心,主抓經銷商培訓,同時保持市場開發模式不變,延續旅遊獎勵和公益小學冠名獎勵等成型的刺激市場模式。其中的重點節目就是獎勵旅遊「隨尚赫遊世界」和品牌公益「讓愛傳出去」,這兩個系列活動相輔相成,使得尚赫經銷商獲得巨大成功的滿足感,進而增強開拓事業積極性,使得尚赫直銷事業水到渠成地獲得穩健而快速的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業績大幅增長之後的持續性穩定發展,成為尚赫目前最重要的課題。尚赫表示,之後要將業績增長速度緩下來,著重經銷商教育培訓,以牢實基礎做為企業長期穩定發展的秘密武器。
- 玫琳凱,95億元
在中國市場發展速度放緩以後,玫琳凱一直在尋找新的突破口,從2016年起,玫琳凱便開始佈局保健品領域。2017年8月,玫琳凱在中國的公司註冊名由「玫琳凱(中國)化妝品有限公司」更改為「玫琳凱(中國)有限公司」。這一舉措表明,玫琳凱不再只定位為美妝公司,而是向保健品領域進發。
2017年5月,玫琳凱推出首款「藍帽子」產品——具有抗氧化功效的「怡日健粉研片」,宣告正式邁入保健品領域。(編按:藍帽子為中國健康食品標章)
此外,玫琳凱還聘請健身教練、飲食專家,為銷售隊伍開展「女神養成計」專案的培訓,幫助她們積累關於營養品的知識、健身常識,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再通過她們幫助更多消費者樹立健康的生活理念。
由於中國市場已經是玫琳凱在全球最大的市場,玫琳凱中國公司開始影響全球策略。目前,中國市場正結合互聯網等科技元素,提升使用者體驗,積極帶頭運營社交媒體,用「互聯網+」思維制定全球市場策略,並打造了多個線上服務平台。
例如,通過直播美容課、新品線上發佈會等活動推廣業務;玫琳凱將直播當作一種邀客手法,幫助直銷員在工作室達成銷售,形成O2O閉環。玫琳凱還為消費者打造女性美麗養成社區——花氧社區,和其他直銷企業開啟電商業務不同,花氧只是一個服務平台,而非銷售平台,用戶可以在社區裡學習各種護膚、健康營養知識。
據玫琳凱方面透露,2017年,玫琳凱與2016年持平,繼續保持在95億元。進軍保健品領域雖沒能帶動業績的直接爆發,但是卻給未來市場打開了一扇窗。
- 新時代,91億元
新時代2017年的業績為91億元,比2016年略有下降。打造大健康生態圈,是新時代2017年給自己的定位。基於此,新時代從產品研發、線上管道、線下管道、教育培訓等方面下足了功夫。
產品研發上,新時代與江南大學達成框架合作協定,成立國珍天然多糖&稀有糖研究中心,該中心重點進行天然多糖及稀有糖等功能糖的研發以及細胞功能評價系統研究。
線下管道,國珍健康生活館已經成為新時代與客戶溝通的重要視窗。據悉,2017年,有52家國珍健康生活館被公司評為「國珍示範館」。
線上,新時代推出了「國珍優選」社交電商平台。公司會員購買產品可以獲得積分,推薦消費可以獲得獎勵,同時還可以開設、經營個人店鋪。
教育培訓方面,新時代與中國人民大學達成戰略合作,經銷商可在公司安排下,在中國人民大學就讀,學習直銷專業類課程。
此外,新時代北京總部科研基地二期工程已經開工,工程主要包括培訓中心和體驗中心,囊括了教學研發、培訓交流、參觀展覽、行銷體驗等眾多功能。總部科研基地全部建成後,將與煙台新時代健康產業新園區一起,成為公司快速發展的「雙引擎」,為公司打造大健康產業集團奠定堅實基礎。
- 中脈,80億元
2017年,是中脈發展歷程中極不平凡的一年。中脈在社交電商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在直銷市場上卻遇到了挑戰和風浪。據中脈的業內人士表示,2017年業績相較2016年大幅下降,各事業部門業績總計約為80億元。
這一年,中脈積極推動「互聯網+」戰略,成功佈局了社交電商「脈寶雲店」。脈寶雲店自2017年3月底公測、6月正式上線以來,人氣日益飆漲,店主快速增多,業績持續攀升,品牌影響力和美譽度蒸蒸日上。
2018年,中脈將啟用總投資3.3億的橋林總部基地,該基地涵蓋生產、展廳、會議、辦公等全部綜合設施,為市場提供一站式服務。同時,中脈將重點強調開源節流,實現服務升級,流程優化,並通過業務大會,對市場的服務和支援升級等形式持續給市場助力。
- 康婷,79億元
康婷自進入直銷領域,近年來一直保持著增長的態勢,2017年也不例外,業績約為79億元,這一切得益於康婷在多領域的不斷修煉。
康婷在夯實基礎建設方面不遺餘力,2017年8月8日,搬遷至康婷健康事業產業園,2018年還將投資30億元,建成占地120畝的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天津康匯綜合醫院,以滿足不斷發展的市場需要。據悉,康婷做這些投入都無需對外貸款。
在拓展市場和服務市場方面,康婷在2017年相繼在湖北、吉林、北京、安徽、廣東、黑龍江、陝西、福建設立了8家分公司,這也從側面說明了康婷事業疆域不斷拓展、多地開花。而康婷生物醫學研究院在2017年也陸續發佈了幹細胞相關的7項成果展示,同時推出7種新品。
康婷對於業績向來低調,官方報出的業績數字為30多億元。但據了解,這不足以體現康婷這兩年在市場上的大爆發。
- 康寶萊,64億元
2017年是康寶萊中國直銷事業跌宕起伏的一年。5月23日,康寶萊公佈李延亮不再擔任康寶萊中國區總裁的消息,這位參與康寶萊中國市場從組建、起步、發展、壯大全部歷程的元老級職業經理人,在陪伴康寶萊中國區業務水準不斷上升的12年後,退出康寶萊直銷舞台。
業內人士分析李延亮離任有以下幾點原因:康寶萊中國區業績逐年上升,但是增速明顯放緩;李延亮帶領下的中國區每年會從銷售額中拿出很大一部分用作品牌建設,這一行為招致總部不滿,李延亮與總部的爭執並非一朝一夕;美國總部人事變動影響中國區;最重要的,還可能是美國證監會對康寶萊的調查,中國區首當其衝,李延亮成為替罪羊。
錯綜複雜的因素集結到一起,李延亮離任早已成定局。與李延亮共事長達10餘年、負責整個中國區對外事務的副總裁楊宏偉女士也隨後宣佈離職。中國區高層的突然調整給市場帶來了不小震動,據瞭解,康寶萊公佈李延亮離任當天,公司股價低開低走,市值一夜之間蒸發4.1億美元。
除了人事變動,康寶萊在2017年的一項商業合作更是令國內直銷業界疑惑不已。11月29日,康寶萊總部宣佈與天士力控股集團簽署合作框架協定,二者在美國成立合資公司,借助雙方研發與管道優勢,佈局全球市場。康寶萊美國總部與天士力的合作,很顯然把康寶萊中國區放在很尷尬的位置。不僅如此,不走尋常路的康寶萊,還在2018年1月任命前可口可樂高管郭木為康寶萊中國區總裁。《知識經濟》就郭木加盟康寶萊事件發起了投票,參與投票的人中,將近半數人認為,康寶萊中國未來直銷業務發展還暫時無法預估,但外行人的加入有可能為直銷帶來新的發展思路。
- 華林,60億元
華林做為國內直銷界的一匹黑馬,在經過拿牌之初爆發性增長後,2017年的市場依舊表現強勁。據悉,2017年的業績約為60億元,比2016年略有降低。
這一年,華林建設「世界健康產業之林、總部30~50個」的目標又超前了一步。7月11日,華林總部大廈舉行開工奠基儀式;該工程預計2019年建成並投入使用,屆時將成為集商務辦公、餐飲、住宿、教育培訓、商務洽談、休閒娛樂為一體的現代化、多功能綜合大廈,成為華林直銷事業夥伴的溫馨家園和堅實堡壘。
- 如新,54億元
2017年,如新中國市場在新品熱銷的帶動下,業績也一路飄紅,並在如新全球市場中佔據遙遙領先的地位。
根據如新集團發佈的財報顯示,2017年如新中國大陸地區前三個季度的淨銷售額分別為1.5億美元、1.72億美元、1.73億美元。由於第四季度的財報還未發佈,據第三季度財報預測如新集團第四季度全球業績約為6.5億美元到6.7億美元之間,如新中國大陸地區占全球業績大概1/3份額,綜合估算如新中國大陸地區第四季度的淨銷售額約為2.2億美元。
綜上所述,如新中國大陸地區的2017年總淨銷售額約為7.1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5.97億元(匯率以1美元=6.43元人民幣計算)。由於其他企業業績統計均含稅,而上市公司淨銷售額扣稅率為17%,所以,如新中國大陸地區2017年的業績約為54億元人民幣。
2017年上半年,如新中國市場以ageLOC Me為首的科技新品熱銷帶動了業績上升。2017年10月,如新全球年會上發佈了全新的LumiSpa,與原有的ageLOC Me和ageLOC Spa機共同打造黃金生態圈,全新的科技護膚生態形成,更帶動了如新第四季度的業績飆升。
在產品推廣和品牌塑造方面,如新也使用了更加貼近年輕人生活的方式。2017年,使用網紅直播的方式進行ageLOC Me上市推廣,同時還首度把產品展示和體驗融入如新健康中國行活動中,全力營造融入式場景體驗氛圍。
- 美樂家,50億元
2017年12月27日,美樂家在全球年會上公佈:2017年美樂家全球營業額達到20億美金。據知情人透露,美樂家中國區業績達到50億元,佔據美樂家全球業績40%的份額。然而,就在美樂家中國市場繁榮發展的同時,年會前夕的一場人事變動在行業引起一片譁然。
11月下旬,原美樂家(中國)總經理、馬來西亞華人葛南山突然離職。1個月後,美樂家對外發佈公告,美樂家中國原高級業務總監許瑋晉升為中國公司高級副總裁,全面負責美樂家在中國的所有事務。
事實上,2017年葛南山在任期間,仍然在中國市場做了一些戰略調整。1月,美樂家重新將中國市場劃分為5大區域市場——東北區、華北區、西南區、華東區、華南區,各區設立1名區域業務經理,負責市場業務發展。
美樂家在中國市場發展至今,已經在21個城市擁有直營店鋪,上海、重慶、廣州、瀋陽建立了物流配送中心以及電話客戶服務中心,同時,美樂家在南通的新工廠也處於籌建狀態。
不過,2017年對美樂家外事來說,也屬多事之秋。多家傳統媒體刊文報導美樂家涉嫌誇大宣傳、跨區域和超範圍銷售產品,甚至有媒體稱,美樂家多層次計酬會員制度涉嫌違規。
儘管美樂家中國區總部強硬回應,表示美樂家持有直銷牌照,並已將問題轉達給總部領導,但隨後,美樂家方面並沒有做出更多回應。
- 綠葉,40億元
獲牌1年的綠葉是2017年直銷行業的黑馬之一。從2016年拿牌當年的3億元業績,經過1年的市場發酵,直接在2017年飆升到40億元。
2017年初,綠葉開始探索和嘗試在全國範圍內實施新行銷模式——新直銷、新零售、新電商,線上線下相結合,採用直銷方法將客戶流導入綠葉商城,成為該商城的長期用戶。綠葉的目標是將綠葉商城打造成直銷界的「阿里巴巴」。
綠葉的發展思路由「高品質、高價位」向「高品質、低價位」轉變,並推出小額報單方式。改制後迅速打開市場,並吸引多支團隊的加盟,市場團隊規模和產品市場份額迅速擴大。
據瞭解,2017年,綠葉的洗護產品線銷售量達到了日均15,000套,電商APP綠葉商城的日成交額達到40%,市場迎來全面爆發的綠葉在下半年開始了圈地工作。蘇州鹽城、長沙、廊坊、蘇州相城等地都活躍著綠葉的身影。
坊間傳聞綠葉業績不只如此,但考慮到大部分業績來自零售商城,因此未免要打上折扣。
- 葆嬰,38億元
葆嬰一直以低調、穩健的姿態經營,從而保證了市場發展的一路高歌。據內部人士透露,2017年葆嬰業績為38億元,較2016年增長9%,已連續多年實現穩步增長。葆嬰業績的持續增長,除了公司多年來一直深耕產品品質和市場建設之外,經銷商的奮力拼搏也為事業的勝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17年10月19日,葆嬰官網發佈,任命史濱海為USANA中國—葆嬰中國區總裁。史濱海任職總裁後,全面負責業務拓展及銷售增長,管理職能涵蓋運營、業務拓展、市場、客戶服務、政府事務、人力資源、財務及行政。
- 炎帝,36億元
2017年是炎帝生物健康管理戰略持續深入的一年,也是炎帝生物初步開啟新零售模式元年。
2017年初,炎帝生物啟動2017年健康管理中國行大愛之旅活動,這是中國行領軍人物鐘建和連續3年帶隊奔走在市場一線的品牌推廣活動。
做為炎帝生物打造公司品牌、開拓市場業務的創新管道,健康管理中國行與健康管理中心相互推進,以中醫體質為基礎,精準醫療基因檢測為輔助的健康管理工程愈發完善,形成了富有炎帝生物特色的中醫健康管理服務平台,為炎帝生物的品牌發展之路奠定了良好契機。截至2017年12月,炎帝生物共設立了23家分公司,46家健康管理中心。
在市場行銷上,炎帝生物將全國市場細化為8大行銷片區,將公司高層分別派往市場一線,給予他們充分授權,讓他們在各個片區精耕細作,並及時解決市場前端發生的問題,拉近公司與市場的距離。
此外,炎帝生物在研發生產領域投入大量優勢資源,引進高端人才,優化生產結構,提升葛仙米培植及加工技術。從原材料的研發到產品的量產再到產品商業化,炎帝生物在2017年解決了整個產業鏈的各種問題,並漸漸取得成果。
2017年底,炎帝生物高層經過多年研究與醞釀,初步打造了第三個平台——新零售。結合現有的中醫健康管理服務平台、直銷資源(如牌照、市場、大資料等)以及百億物流中心,炎帝生物新零售將從線上線下滿足炎帝人對健康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在炎帝生物深入發展的同時,「炎二代」們也嶄露頭角。做為炎帝生物高層的子女和公司未來的頂樑柱,這些「炎二代」們正在公司磨練和學習,有的甚至開始負責公司相關事宜,比如公司旅遊、新零售發展等。
不過,由於炎帝正處於戰略調整階段,2017年的業績並沒有得到大的提升,反而略為下降。據炎帝高管透露,炎帝2017年的市場業績大概為36億元。
- 三生,35億元
2017 年是三生「三五規劃」實施以來的第3年,三生將其定義為全面加速之年。而在2017年12月舉行的2017年度全球業務研討峰會上,三生宣佈實現了180%的業績增長,從側面證明了三生的加速度。
如此快速發展背後的動力引擎是三生「測、調、保、療、養」全生態2.0商業模式的持續落地和不斷豐富。2016年5月,三生升級為全生態2.0商業模式,這套商業模式包括健康檢測、科學調養、專屬保障、精準醫療、養生養老等環節,實現了三生事業平台的實力升級。同時,還在2017年推出了「健康鏈、消費鏈、創業鏈、模式鏈、價值鏈」五鏈勝計畫,以及質感生活平台——有享甄選商城等舉措,切實為三生經銷商的事業推進保駕護航。
- 金天國際,35億元
2017年,金天國際全面深化了三維動態式特許專營模式,重磅啟動品牌戰略。其中包括金天國際重磅打造的10組「金天國際號」高鐵品牌專列、「金天國際雲健康商城」等。
為了繼續深入完善產業鏈條,金天國際在2017年打造了「生態健康產業園」、「JTQOL16雲健康」產業基地、「名食匯」、「金天國際酒店」等多個新產業模式,金天國際此前為自己樹立的「以核心技術驅動全新生態健康產業集群化佈局的形成」目標逐漸完成。
金天國際雖然在業績上延續了2016年的高歌猛進,但市場上也傳出不少負面資訊,包括和部分脫離人員之間產生的財務糾紛等。
- 羅麥,32億元
2017年是羅麥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也是羅麥科技獲得直銷牌照10周年和上海藍黛工廠成立10周年。
在過去的一年裡,羅麥「軟硬」兼施。在軟體方面,董事長汪靜提出新的任務是向管理要效益,並將CRS管理辦法落實到每一個部門和班組。在硬體方面,完成北京新製造中心的建設並投入生產,以品質365、指麥優品為兩翼的互聯網業務在不斷發展優化。
儘管羅麥各種工作有條不紊,但由於受到整個大環境衝擊影響,未能逃過業績增長乏力的命運,最終業績為32億元。
- 長青,30億元
長青(中國)摸索多年,終於通過合作事業部殺開一條血路,2017年業績實現了飛躍式發展,長青及長青互聯網中心、長青源、長青洲際等3個事業部業績共達30億元。
2017年以來,長青重點打造互聯網專案,攜手金窩窩搭建起了長青互聯網項目平台,開創了「用戶即平台」的創新行銷模式,並在全國各地陸續推進長青互聯網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9月,長青(中國)陝西分公司正式成立,這是長青在中國開設的第10家分公司。長青認為,西北部做為未來國家重點經濟規劃戰略「一帶一路」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陝西分公司的設立,充分表明了長青的戰略規劃將與國家發展同步,長青將借助更便捷的國家通道,為市場發展提供更有利的支援。
在業績爆發的同時,未來怎麼調整和密切與事業部的關係,穩定市場,是長青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