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本性傾向擁有一切強大的物質,以保持生存的優勢;小與大雖是對立兩方,但大有大的帥,小有小的美,「小就是美」也是生活的一種絕佳選擇。
新春之際,利用假日,到華山文創園區參觀「看啥小一微型藝術博物館」(Miniature Art Museum)展覽,這個展覽邀請了全世界各地20多位藝術家展出迷你創意作品,表現幽默詼諧、奇幻怪誕及挑戰極限的傑作。
其中本土毫芒雕刻大師陳逢顯,把釋迦牟尼佛像、蔡英文、豬哥亮等人物,雕刻在一顆米粒上,技術高超,功夫令人驚嘆;以及西班牙藝術家Vincent Bal,利用光影與迷你人物的影像結合,表現出趣味的意境,還有其他數位傑出藝術家把壽司上的馬拉松,影射重視環保的議題。
小有時候更吸引眼球
這些作品無非是希望我們人類用放大的眼晴,在觀賞及感受非凡的藝術創作外,開啟更大的視野及對社會環境的省思。回顧迷你飾品這門藝術,可追溯至遠古時代的護身符,它們最初被視為一種信仰的象徵物,而在傳統上,把圖騰雕 ... ...
請繼續閱讀此篇文章 登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