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本質傳媒常務副總經理、《知識經濟》常務副總編輯
這一個月來,中國直銷行業很迷茫。媒體口誅筆伐、監管頻繁約談,13個部門聯合發文……一時間山雨欲來風滿樓,行業正在感受到自1998年以來最寒冷的冰凍。
行業為什麼會這樣?我們需要反思!行業是否還有未來?我們需要展望!
行業亂象的反思
開放了13年的中國直銷行業,突然之間被媒體群毆。眾口爍金之下,人人噤若寒蟬。這暴露出這個欣欣向榮的行業,背後隱藏著巨大的問題。
這些年來,行業快速成長與擴張。像中國所有快速成長與擴張的行業一樣,中國直銷行業呈現野蠻式的生長。高利潤成為企業與市場人員共同追求的目標,但最重要的消費者的核心利益與感受卻往往被漠視與忽略。產品的品質、性價比等與消費者最息息相關的核心要素,通通讓位於行銷模式、市場話術與培訓,一些企業更是對一些急功近利的模式、資金盤趨之若鶩。
光鮮的財務報表掩蓋了這些問題。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行業的問題越積越多,最終因為一個看似偶然的事件而引爆。行業的這場危機,看似是一個黑天鵝事件,其實是一個灰犀牛事件。
也許這個冬天能讓我們集體認真反思:直銷的初心是什麼?我們行業存在的價值在哪兒?我們的步伐如何跟國家的戰略發展更好地合拍?
直銷行業也許不夠崇高,但一定不能苟且!
需要更開放的直銷市場
一個人犯錯,可能是這個人的問題。但是如果所有人都犯錯,那到底是誰的問題?同樣的,一個讓行業整體違規的法規,到底是市場的錯還是法規的錯?
當全球直銷市場都摒棄了落後的單層次直銷時,中國卻規定多層次模式違法。直銷與傳銷的核心區別是在層級嗎?欺詐其實才是直銷與傳銷的根本區別!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良法才能善治。只有善治之良法,才會被剛性地遵守。逆市場力量而行的法規,長久來看,可能只會越治越亂,最終導致劣幣驅逐良幣。
另外,中國的直銷行業之所以出現現在這樣的亂象,與行業不夠開放有很大的關係。中國40年的改革開放,證明了一個事實,就是落後的一定會被先進的取代!如果落後沒有被取代,那一定是被保護了起來!
直銷法規在制約著行業發展的同時,其實也變相地封閉著這個行業,讓更多規範的、有實力的企業不能進入。
幹掉小偷、幹掉假幣的不是員警,而是支付寶與微信支付;幹掉速食麵的不是同行,而是外賣;幹掉口香糖的不是其他食品,而是手機。
所以,真正能夠解決中國直銷行業弊病的,不是政策和監管,而是充分的開放與充分的市場競爭,讓更多行業之外的市場力量來優勝劣汰。
改變創造未來
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國民的共同需求,陸續進入小康社會的民眾對健康和美麗生活的需求只會越來越強烈,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只會越來越高,立足於健康生活方式的中國直銷行業理應有著光明的未來。
但行業光明的未來必須建立在兩個基礎之上:首先是企業切實提供優質的產品以滿足消費者真正的需求,從業人員以高度自律以實現規範、健康的運作;其次是需要一部真正實事求是、適合直銷市場規律並能推動行業健康發展的直銷法規。
事實上,直銷人在很大程度上來說都是這個社會最需要的一群人,他們懷揣夢想,富有愛心,自強不息,積極創業,勤於學習,勇於拼搏,傳播健康,弘揚文化,愛國愛家,永遠正能量。
他們唯一缺的是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一個怎麼努力也得不到公正審視的機會。被集體逼到牆角後,有些人自然就開起了小差。
不破不立,我們希望這一次的整頓與反思是徹徹底底的,從監管到企業,從產品到模式,從經理人到直銷人。
2019年的整頓,對於整個直銷行業而言,既是危機,更是機遇。改革從來就是被迫的。只有行業真正感受到了危機,行業才會主動去變化。
機會永遠屬於敢於主動變化的群體,讓我們回歸產品銷售本質,重拾行業價值和尊嚴,成功一定屬於敢於面對改變的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