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免不了在生活、職場及人生某些陌生情境中,重新成為一個新鮮人,學習或適應新的知識、技能及經驗。不論你是扮演「學生」或「教練」的角色,或者你在教養子女還是訓練員工,創造一段正向學習歷程的原則幾乎是相同的。
今年中秋在南部老家度過,當我在收拾北返的行囊時,90歲的老爸坐在他的老位子上,滿臉好奇地盯著可以滑來滑去的行李箱。我便把行李箱推到他面前,好讓他看個清楚。老爸仔細地端詳一會兒,才小心翼翼地伸出一隻手摸了摸拉桿把手上的按鈕,似乎在猶豫要不要按按看,抑或是根本不知道要怎麼使用「按鈕」。於是我以平常使用的方式,單手握住拉桿把手,同時壓住按鈕,俐落地將拉桿提上來,用不到3秒鐘。老爸看完我的示範表演,呵呵笑了起來,點頭如搗蒜,一副「我懂了」、「原來如此啊」的模樣。
文走至此,或許你已經察覺到看似尋常的親子互動中有些不尋常。沒錯,因為我的老爸是一位阿茲罕默症(俗稱老人失智症)患者。現在的他已經認不得我及其他家人,有時候甚至忘記自己叫什麼名字,原本會做的事也逐漸忘了怎麼做,加上高齡90歲,體力和生理機能必然衰退,所以不難想像,他的行動和思考反應都比一般人要遲緩許多。所幸老爸沒有其他重大慢性疾病,因此只要他的體能和精神狀況還可以,家人會盡可能為他找些「小事」做,讓他動一動身體和腦子。
一段正向的學習歷程
不過,老爸可不是每一次、每件事都會聽話照辦,也不是樣樣都可以順利完成,畢竟失智和老化造成他各種不同程度的能力限制,更何況老人家還是有自己的個性和好惡。有時候他揮揮手說不要,可能代表不感興趣,也可能是他知難而退。由於老爸耳背,口頭能夠表達的意思也愈來愈有限,對於他的行為背後的想法和情緒,更多得靠察顏觀色來推測。
所以,這一回看到老爸的兩眼炯炯有神,就像3歲小孩發現新奇事物似的,想一探究竟但又有些腼腆(或膽怯),我決定趁機陪他多玩一玩。剛剛示範的連續動作可能難度太高。我把拉桿壓回原位,指著把手上的按鈕,鼓勵老爸自己按按看。他動心了,用微微顫抖的食指壓住按鈕再放開,但是力道不足,拉桿並未順勢彈出來。老爸似乎在納悶怎麼一回事。
我放慢動作和速度,再示範一次,示意他要再用力些。老爸又做了一次,動作比前一次沈穩,但仍然沒有成功。我心想,難道這動作所需的力量超出老爸的能力範圍嗎?於是我加入老爸,與他合力以食指壓住按鈕再鬆開,這一次拉桿成功地彈出來。
小小的進展打破僵局,老爸開心地笑了,似乎也受到振奮,自己把玩了起來,還會像在進行一項實驗研究,嘗試變換不同的按壓方式,看看結果如何。漸漸地,他摸索到施力和操作的訣竅,愈來愈上手,大約20分鐘之後,幾乎可以「百發百中」!這時老爸的額頭都冒出汗滴,臉上卻是愉悅滿足的神情。
用同理心帶領新鮮人學習
我想透過失智老爸日常一隅,呈現一段正向的學習歷程,而這樣的歷程同樣可以應用於其他知識或技能的初學者,也許是你的孩子,也許是你的新進同仁,抑或是你自己。
失智者由於腦部退化而產生一些功能障礙,但最單純、原始的興趣及欲求仍然存在,隨著病程的進展,或許會日益隱微,加上他們愈來愈難以表達自己的感受、想法,因此更加仰賴照顧者及身邊的人予以細心觀察、推敲,找出他們的需求,藉以引發他們的行為動機。
其次是必須了解他們的能力限制到哪裡,對他們形成合理的行為期待,設定出有點難度又不至於無法跨越的目標。最後,在過程中給予自由探索的空間,適度地引導和協助,如此才能創造出正向的經驗,增強他們的信心及自我價值感,進而提升身心健康和生活品質。
對我們一般人來說,一樣免不了在生活、職場及人生某些陌生情境中,重新成為一個新鮮人,學習或適應新的知識、技能及經驗。不論你是扮演「學生」或「教練」的角色,或者你是在教養子女還是訓練員工,創造一段正向學習歷程的原則幾乎是相同的,而我們更幸運的是,擁有豐富的語言和多元的能力可以運用。
方便容易的路往往會造成傷害
當然,這也是一條需要比較耗時的路徑,需要比較多的耐心,需要對自己和他人有更多的覺察和同理,並且時時考驗我們對自己和他人有沒有足夠的信心,支持我們對抗壓力,以及給予等待和放手。
「忙都忙死了,哪裡有那麼多時間可以耗?難道沒有比較簡單省事的方法嗎?」這是許多人內心的台詞,因為我們的確身處於一個步調快速、搶時間都來不及的社會。所以,我們更常看到的劇情版本是不理性的期待,伴隨命令、指責的語言,引發挫敗、羞愧、憤怒、怨懟的感受,導致抗拒、放棄、喪失信心及兩敗俱傷的結局。
方便容易的路或許未必一無所獲,但肯定造成傷害,而且無法成就一段正向經驗,帶來持久且可以永續成長的結果。你願意經驗什麼樣的歷程,決定你的選擇。
正向學習/教導6原則
- 了解對方的內在需求
- 設定合理及引發動機的目標
- 允許探索和犯錯
- 共同解決問題
- 示範及適度的協助
- 接納情緒及給予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