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的問題,可以導引顧客,往業務想要引領的方向走,賣保險的朋友,導引客戶想像擁有保障的好處;賣車子的朋友,導引客戶想像有車的好處。所以,別再問顧客為何不買了,改讓他們想像買了之後的好處是什麼吧!
那天在火車站等車,準備去南部參加演講。月台上站我旁邊的是個跟我一樣穿西裝提公事包的人,依我的直覺判斷,這位年約40的人,應該也是業務工作者,只不過當時他的表情似乎很落寞,因為火車尚未來,那天也不知為何一時興起,我竟然跟這位陌生人聊起天來。
「這位朋友,你看起來似乎心情不好,是不是今天被客戶拒絕了?」
那個人這才抬起頭來,此時我注意到他滄桑的眼神,但實際上年紀可能不大,只是不知被什麼事摧殘心靈,讓他老氣橫秋。
他對我說:「剛好相反,我今天一整天已成交3張訂單。」
明明是好消息,但他的表情卻仍然很落寞。他先是低下頭像在省思什麼,後來又輕輕抬起頭來,對著我說:「現在的我,算是個業務高手吧!但我卻是用很大的代價換來的,如果可以,我願意再回到3年前的那個夏天……」
就這樣我聽到一個業務員的故事。
問錯問題,後悔一生
原來,這個業務員姓陳,他原本在一家中型企業上班,雖是業務,但並沒有什麼業績壓力,領的也是死薪水。他和妻子結婚5年多,日子過得平順,只不過偶爾有些小爭吵,那也是天下夫妻都會發生的事。但3年前的那天爭吵得特別凶,說起原因也沒什麼,不過就是陳先生覺得他的妻子身材有些發福了,他直接問她:「最近為何身材比較腫?」不料,妻子不巧工作上遭遇挫折,正是心情低落時,當下就和他爭吵,說先生在嫌棄她了。
從那天起,雙方就不斷爭執,他一怒之下,就會提到「臃腫」,妻子也相對的,老是說他「沒出息!」吵著吵著後來有一天,就說:「不如離婚吧!」當時在氣頭上的他也同意了,畢竟每天的對話都在互相傷害,很快地兩人就辦妥離婚。
但離婚後的他,其實內心充滿懊悔,當年也是追了好幾年才追到的妻子,過了那麼多年家庭生活,如今變成孤單一個人。剛剛他在車站看到別人成雙成對的,不免觸動內心的愁緒,所以顯得很失落。
他告訴我,離婚後,有個機緣他去學習業務課程,之後也離職,來到如今這家保險公司服務,他不怕擔任業務工作,因為他發現一個成交的至理:「只要問對問題,就可以找出好答案。」
導引客戶往成交的方向走
陳先生告訴我,做業務這兩三年來,成交率差不多都在6成以上,他很有把握,只要一個客戶願意跟他聊個10分鐘,他幾乎百分百都會締結訂單,除非談不到10分鐘,那就另當別論。
成交其實很簡單,問對問題就好。他告訴我,人的腦袋啊,說複雜很複雜,但要說簡單也很簡單,怎麼說呢?他舉個例:
「假定今天你的孩子問你:爸爸,老師出作業,要我們說出火車站裡有什麼東西是藍色的?那我該怎麼回答?爸爸你可不可以看看四周,給你1分鐘,然後回答我。」
當被這樣問的時候,人們會迅速發揮記憶力,快速看看周遭,然後記下來車站的牆壁有藍色,車站外面的花盆也是藍色,還有火車車廂也有藍色……
但當你準備回答孩子問題時,孩子卻說,爸,我說錯了,老師問的是紅色,請問你若不要回頭看,你知道火車站哪裡是紅色的嗎?
於是,我們就回答不出來了。
「所以,人的腦會被問題所牽制。只要問對問題,就容易找到答案。」陳先生說,現在他和人談話,都習慣用正面導引的方式,例如他不會問對方:「為何不買保單呢?」因為當這樣問的時候,對方的腦袋就會被導引到「不買保單」這件事,然後就會一直繞著這個主題,最後結論當然就不買了。
相反地,若我一開始就問他:「你知道買保單有什麼好處嗎?」那對方思緒就會繞著買保單轉。
同樣的道理,可以應用到各個層面,他底下的團隊,若有人業績不好,他不會要對方檢討「為何業績不好」,因為當這樣問的時候,對方就會拼命找藉口,找出自己為何業績不好;相反地,若問他,怎樣讓下個月「業績提升」呢?他就會去找方法讓業績提升。
其實根本是同一件事,只因問法不同,結果也截然不同。
別再陷入負面問句裡
「如果當年我早點懂得這種正向問句法,就不會淪落到如今離婚孤單落寞了。」
此時陳先生眼角似乎有一點濕潤,他說,當年,他若改用一種方法提醒老婆,例如,他可以改問老婆說:「親愛的,我很擔心你的健康,我們要怎樣增進我們的健康呢?」接著自然而然會導引出減肥及運動等等話題,可是他卻直接問:「為何那麼擁腫?」結果整個思慮都繞著這件事轉,同樣的,「她也用負面的思維指責我,我們都陷在負面的問句裡。」
說到這,火車剛好緩緩進站。陳先生和我不同車廂,他和我稍稍點頭示意,然後走上他那節車廂,我看到他的背影如此孤單落寞,一點也不像個業績不錯的人。
就這樣,後來我去南部演講,一上台,我跟台下的朋友說,原本今天我想跟各位聊的是「如何做陌生開發」,但現在我想跟各位分享的是「問對問題很重要。」
我請台下朋友想想,當我們來到一家店逛逛,其實也沒要買什麼,這時候有個店員突然走過來跟你說話,他直接拿起商品,跟你劈哩啪啦講一堆,接著問你要不要買,你的心境會是什麼?你會怎麼回答?
當場問了幾個台下朋友,得到的回答都是:「我會委婉說聲謝謝,但我不買。」
「好,若現在,這個店員不是跟你劈哩啪啦介紹產品,而是親切地問你,你平常是怎麼布置家裡的呢?先聽你講話,接著她才建議說,依您的設計品味,我建議買這款商品比較好。這時候,你會不會願意買?」
當場我又問了台下幾個朋友,雖然有幾個仍然說不買,但大部分的人都說,他們可能會考慮買。
「如果會買,那又是為了什麼呢?明明是同樣的東西,為何原本不買,現在變成會買呢?」答案是,銷售員的話語帶領我們進入一個「畫面」,那個畫面是我們喜歡的畫面,事實上,那個畫面是我們自己說給業務員聽的。
所以,一個好的問題,可以導引顧客,往業務想要引領的方向走。賣保險的朋友,導引客戶想像擁有保障的好處;賣車子的朋友,導引客戶想像有車的好處。
最後我想補充,其實對家人也是如此,若你希望妻子懂得裝扮,那就不該問她:「為何不會打扮?」而是應該告訴她:「妳已經很美了,還能更美嗎?」妻子就會說:「當然,我就美給你看。」
當我講到此,腦海中又出現陳先生的落寞身影,有時候,一個問句可以改變人的一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