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直銷生活

抗漲須知 那些年的「消費合作社」與「公設市場」


分類 / 直銷生活
作者 / 戴學文
期數 / 第357期

    抗漲須知 那些年的「消費合作社」與「公設市場」


朗讀:

 

主計處於8月12日公布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預估,CPI漲幅上修至2.92%,這個數字創下97年以來全年CPI漲幅新高。萬物皆漲,百姓何堪?對抗物價上漲,台灣早年的規畫與作為,仍值得當今政府與民間借鏡。不過,如果能多闢一條生財之路,是不是也等於提升自我的抗漲能力呢?

 

日治前期,也就是1895年到1920年之間,台灣物價持續上漲。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當時的日本殖民政府藉著推行「購買組合」與「公設市場」,紓解了物價上漲的壓力。不過,兩項政策功成並未身退,後來不斷被沿用,影響深遠,時至今日,依然不失為對抗通膨的圭臬。

 

早期有大批日本人因公務、經商、投資設廠等原因來到台灣,因不適島上生活,不少人仍仰賴自日本進口各種物資,如日本米、清酒、罐頭、菸草、衣著等,不過代價奇昂,成為生活的一大開銷。

 

早年公務員如何抗漲

當時,台灣物價居高不下,原因未必與通貨膨脹有關,除了是受到1904年日俄戰爭期間物資缺乏的短期影響之外,主要還是結構性因素所造成。早期台灣的進口貿易被少數官方特許的商行、商會所壟斷,另一方面,商品從生產、代理、批發、經銷、零售到消費的過程,經過太多環節,層層剝削下,成本不斷墊高,價格不貴也難。

 

根據當時台灣《日日新報》的統計,即使是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當年,日本已統治台灣近20年,同樣商品的售價,台灣仍比日本貴上一半左右。

 

受此影響最深者,莫過於領固定薪水的公務階層。於是,公務員就成為最早採取行動對抗不合理物價的主力,具體對策就是成立名為「購買組合」的消費組織。日文的「購買組合」,也就是中文「消費合作社」之意。

 

當時的「購買組合」,是以民生必需品為採購項目,跳過原有的交易管道,直接向生產或批發商大量購買,藉以壓低價格。新進成員有繳納股金的義務,加入後就可選購商品,價格低於市價,可節省不少生活開銷;除此之外,成員還可分配營運利潤。對商人而言,購買組合帶來了新商機,交易量可觀,風險又不大,因此大多樂於配合。一時之間,購買組合就流行開來。

 

台灣的第一家購買組合,是1907年由台灣銀行員工所成立,名稱為「台銀購買組合」,由於經營績效良好,隨即吸引了台灣總督府、鐵道部、台北廳等跟進成立。到了1920年代,購買組合在各公務機關之中,已是無所不在。據統計,各購買組合所販售的各種商品售價,相較於市面,大約可低1到2成左右,相當程度緩解了日治時期公務員及其家庭無法承擔高物價的問題。

 

台灣光復之後,軍公教、國營事業,尤其是中小學校內部所普遍設立的「消費合作社」(或稱「福利社」),就是師承此一早期經驗而來。

 

政府出手監控物價

日治時期承受物價壓力的人,不只公務階層而已,還有廣大百姓。購買組合,是一種由機關團體職工等特定成員所組成的互助組織,不同於一般營利事業,服務對象僅限於成員,無法擴及其他人。但,自從1914年歐戰爆發後,通膨問題席捲各國,物價不斷上漲,台灣也無法倖免,不僅是公務員,一般百姓也迫切需要抗漲。根據統計,在1914年到1920年的7年之間,台灣物價足足上漲了約2.4倍之多。

 

拜科技之賜,現在如果不想加入需繳年費的好市多,一般民眾也能透過網路團購群組,買到優惠商品,消費合作社大概早已被打入冷宮了。不過,早年由於沒有太多選擇,購買組合被認證為「抗漲利器」,但因受會員資格的嚴格限制,無法成為老百姓消費的保護傘,台灣總督府只能另闢蹊徑,從管制物價著手。

 

日本治台之前,台灣的傳統市場多屬各地自然集結形成,設施因陋就簡,衛生不良,容易滋生鼠疫、痢疾等病菌。治台之後,台灣總督府著手整治,收歸官營,陸續新設或改建公設市場,至1945年止,全台共出現208處公設市場。在公共衛生政策之外,台灣總督府也責成所屬官廳就近監控市場物價,避免人為哄抬。

 

1908年起,一批批公設市場陸續在台灣各地成立,知名者如台北永樂町(今台北大稻埕永樂市場)、新起街(西門紅樓)、千歲町(南門市場)、御成町(今台北市中山北路附近)、新富町(三水街新富市場),台中榮町(台中第一市場,1978年毀於水災)、台南明治町(鴨母寮市場)等,其中不乏至今仍營運者。

 

公設市場飄台灣味

這些公設市場的經營方式,帶有一種既獨特又令人熟悉的台灣味。以永樂町市場為例,商家多為零售商,而非生產製造商或批發商,成本先天就高,並無價格優勢。此外,按照本地習慣,商品價格多由討價還價決定,並無定價。

 

銷售項目則包含蔬果、米糧、生鮮、魚肉、熟食、成衣、布料、珠寶、器皿、雜貨等各式商品,還外加小吃攤。這種經營型態,其實正反映著台人長期以來的消費習慣與心態,不過在當時卻也引來報紙的譏評,稱之為「百貨公司式的公設市場」,前景並不被看好。

 

即使如此,官方仍矢志讓公設市場商品,特別是民生必需品,價格低於市價1~2成。為了達成此一指標,首先,開始推動公設市場的商品定價制度,商品價格漲跌的說法才有依據。接著,就是協助商家從產地與工廠直接引進,減少剝削,並由鐵道部調降運費,精簡成本,引導物價下跌。

 

多年努力後,到了1920年,台灣物價終於趨穩,不僅不再上漲,還連續5年微幅下跌。

 

對抗物價上漲,不只是口號,早年的前瞻規畫與積極作為,仍值得當今政府與民間反思借鏡。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老天爺最公平的事——時間

山頂上的誓言

人比人(Our Competition)

妥善面對與處理,讓危機變轉機

超馬推手 潘瑞根 田徑場上的魔鬼教練,人生路上的暖心導師

關島迎來2021年台灣首班直飛航班旅客 Air V&V計畫預計帶來超過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