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九型人格

用分析破除盲點——看見事實的窗(上)


分類 / 九型人格
作者 / 林忠儒
期數 / 第363期

    用分析破除盲點——看見事實的窗(上)


朗讀:

 

你會不會覺得,在與對方談話的過程中,很多的問題點在於對方看不見真相所在,不管是對方看不見,還是不願意面對,總之,不面對事實真相的結果,問題總是無法得到真正的解決。

 

為什麼人不願意面對真相呢?來自4個因素:

 

  1. 無知自信

所謂無知,就是不知道,雖然一個人不可能什麼都知道,但是只要願意保持謙虛的心,就可以透過請教別人,透過對未知事物的探索,而獲得瞭解,所以一個人無知並不可怕,不知道自己無知的人,才是真正的可怕,如果一個人無知還能夠很有自信,還能夠到處張揚炫耀,那就是可怕到了極點。

 

過去清朝鎖國,當遭遇列強的海上艦隊,清朝的木造船隻全軍覆沒,這樣的戰報傳到指揮官手中,他覺得非常不可思議,兩軍開戰,互有死傷是很正常的事情,怎麼可能敵艦無損,只有我方全軍覆沒呢?他很生氣地問這是什麼原因,傳令兵回答他,因為對方的船是鋼鐵做的,指揮官更生氣地敲了傳令兵的腦袋,並且拿起桌上鐵製的紙鎮,丟到旁邊的水桶裡說:「你叫那一塊鐵浮起來給我看看。」在我們今天的角度來看,這個人真是夏蟲語冰啊,清朝有這樣的作戰指揮官,那麼這場仗會打敗,我們就不感到意外了。

 

19世紀冶鐵技術有了長足的進步,世界出現了用鋼鐵製造的船隻,同時還把瓦特發明的蒸氣機放到了船上,取代了人力的划槳,不但堅固性加強,速度也得到提升,只是鎖國的清朝並不知道世界的改變,仍以天朝自居,相信自己是世界的主宰,最後落得滅亡的下場。這種無知自信的狀況,古今中外的案例俯拾皆是。

 

舉例:如果現在說地球是圓的,大家都會覺得是基本常識,但是如果在17世紀的歐洲這樣說,那可是輕則終身監禁,重則斷頭奪命的重罪,因為那時候的人們篤信「天圓地方」,地平線的末端就是萬丈深淵,人們一旦走到地球的盡頭就會掉下去。這個說法今天聽來荒謬,然而卻宰制了人們數百年的思想。 

 

再舉例:夏天是腸病毒肆虐的季節,面對細菌病毒,最好的防範方法,我們都知道就是要勤洗手,這幾年疫情的蔓延,更是把這個觀念普及到每個人的生活習慣中,勤洗手抗病毒是現代人深信不疑的科學真理。但是你相信19世紀的醫生,替產婦接生竟然不洗手嗎?因為當時沒有微生物的觀念,被尊稱為「母親們的救星」的伊格納茲‧塞麥爾維斯(Ignaz Semmelweis)醫師提倡洗手可以降低孕婦生產死亡率,但是卻被當時的醫生視為異端邪說,遭到同行迫害,不但毒打他,還把他關進了精神病院。

 

事實上,當時的確眾多的孕婦在醫院生產時,因為沒有洗手的醫生,手上感染病毒和細菌,而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嚴重的發炎、敗血症……等等疾病,因為當時的無知,讓很多的母親為了生產在鬼門關前走一遭。

 

事情知道和不知道,真的差很多。

 

  1. 感知差異

來自於「個人觀感」的選擇,因為人人各有各的理由,講起來一定都振振有詞,這個就叫做感知差異。

 

一位計程車司機在馬路上被員警攔下來,計程車司機生氣地說;「我有違規嗎?為什麼要攔查我?是看我不爽嗎?」

 

員警先生回答他:「員警不能搭計程車嗎?」

 

這就是個人觀感作祟,計程車司機個人觀感認為員警攔車一定是盤問,沒有想過這位員警是要搭車。每個人都會認為自己的感知是正確的,然而事實常常並非如此,於是就有一個打罵孩子的家長,因為他的觀感認為「棒頭出孝子」,如果孩子小時候不令他屈服,長大後可能會品行不良,這樣的家長不會認為自己造成孩子很大的傷害。

 

一個有控制欲的主管,因為他的觀感認為「親力親為」才是好領導,他就不會意識到自己的責任是培育人才,大小事一把抓的結果,不但自己累得要死,還會怪團隊不主動積極,就是沒有意識到自己才是造成團隊不進步的關鍵原因。

 

一個不敬業的員工,因為他的觀感認為「工作我有做啊」,有做就是「我盡力了」、「有問題也不該怪我」,但是工作沒有以目標和標準為依歸,不但容易造成重工浪費資源,鬆脫的螺絲甚至會產生巨大損失。

 

一個創業老闆,因為他的觀感認為「有些事情就是急不來」,慢慢來做,能做多少一切隨緣,命理有時終須有、命理無時莫強求地隨波逐流,容易在大環境的競爭中安樂死亡。

 

感知差異就是自己認為「比起其他人,我這樣已經很好了」,於是他不認為有何不妥,他也不接受「我有問題」的可能性,更不願意面對真相事實。這種感知差異還會有升級版,就是「疑鄰盜斧」,從自己的感知產生對人事物的不當臆測,這是一種很危險的人際互動模式,若是有這樣的慣性,領導者會把團隊帶得一塌糊塗,一般人不注意也會讓自己的人際關係變得十分糟糕,不能不謹慎待之。

 

  1. 認知失調

一個人的心中產生了矛盾與牴觸,但是人不願意心中有這樣的矛盾存在,卻又調和矛盾,這樣的感受是非常痛苦的。人的心中矛盾與牴觸是怎麼形成的呢?關鍵是來自內心的期待與社會的理解不一致,這會導致人際關係上的摩擦,甚至衝突。

 

九個型號的人,他們的內心有可能發生的認知失調方向是什麼呢?

 

第一型正確主義者:他們的恐懼是受自己良心責備,擔心遭他人譴責,因此凡事追求完美,希望把事情做正確,第一型人的注意力焦點總在「對與錯」,認為這個世界是不完美的,唯有自己明白正確的做法,他們隨時準備好好指導犯錯誤的人。

 

這種對世界改善的熱忱,使得自己不斷地提高看待各種人事物的標準,然而周邊的人卻感到第一型人是在吹毛求疵。第一型人的好意,希望大家可以一起追求崇高的理想,卻被誤解為自以為是,缺乏彈性,過度批判,心中的矛盾於此衍生。

 

第二型熱心助人者:他們的恐懼是害怕孤獨和不被大家喜愛,因此把自己當作愛心天使,以幫助他人為人生使命,特別願意成為綠葉,成全所喜愛的人,正所謂「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第二型人注意力焦點在於他人的需求,凡事以人為先,會主動地發覺對方的需要。

 

第二型人的好意,是在別人還沒有說出口前,能夠將心比心地體恤對方的難處,為他付出無條件的愛,卻被誤解為熱心過頭,以愛之名行干預之實,簡直是好心沒好報,心中的矛盾於此衍生。

 

第三型成就追求者:他們的恐懼是擔心自己的成就不為他人所認同,因此把自己當作工作機器,他們是最優秀的職場競技者,篤信「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人定勝天,努力是為了成為眾所矚目的贏家。第三型人深深地渴望被欣賞、被仰慕,他們的注意力焦點在於自己的形象和表現。

 

第三型人的好意是透過自我加油打氣的拚搏精神,來激勵大家追求生命的高峰,卻被誤解為只是個形象包裝、過度自我吹噓、虛有其表的騙子,心中的矛盾於此衍生。

 

第四型自我風格者:他們恐懼的來源是內心遺失的美好,第四型人思想浪漫、感情豐富,擁有敏銳的審美眼光,特別喜歡沈浸在內心感受和想像的世界中,渴望自我瞭解,更希望內心感受被大家認同,第四型人喜歡我行我素,不媚俗,認為獨特的自我認同,跳脫樣板的人生,生命才有意義。

 

第四型人的好意是透過深入的自我瞭解,協助大家看透人生,卻被誤解為無病呻吟,他們若即若離的情緒化,讓人相處起來總是有種如履薄冰的不踏實感,心中的矛盾於此衍生。

 

第五型博學多聞者:他們的恐懼是對身邊事情感到無知、束手無策,因此喜歡掌握知識,他們總是好學不倦,善於邏輯分析,處理任何問題總將自己的情感抽離。第五型人渴望洞悉天下事,知識就是力量,他們的注意力焦點是事物的觀察和理論的模型。

 

第五型人的好意是提醒大家以旁觀者的立場,探索事物的本質和脈絡,才能了悟真理,解決問題,卻被誤解為他們的論調是象牙塔的見解,甚至被批評這些特定論點是狂妄的目空一切,心中的矛盾於此衍生。

 

第六型忠誠謹慎者:他們恐懼被人遺棄和受孤立,缺乏歸屬感,因此處處戒慎恐懼,認為世界危機四伏,而且人心難測,稍有不慎,自己就會被人陷害和利用,他們凡事都要仔細審查辨識,不讓危害自己的事件發生。第六型人渴望感到安全和受保護,所以特別希望自己能在志同道合的團隊中,和眾人的方向一致,眾志成城,團結力量大。

 

然而矛盾的是,團體人數多可以讓第六型人膽子變大,但也伴隨著可能的風險,因為人心深似海,所以他們的注意力焦點在於隱藏的風險和權威的引領,跟著團隊的意見走,小心駛得萬年船,絕對不要犯政治上的錯誤。第六型人的好意是力求萬無一失,不讓任何意外的事情傷害自己和團隊,卻被誤解為他們疑神疑鬼,害怕下決定,心中的矛盾於此衍生。

 

第七型勇於嘗試者:他們恐懼自己的時間和空間被剝奪、佔用到限制,因此第七型人盡其所能探索這個世界奇幻、刺激、冒險的事情,想要擁有多采多姿的人生,尤其是新領域和那些從未有人想過會做的事最能吸引他們,他們的注意力焦點是樂趣和計畫。第七型人渴望獲得體驗的滿足感,可以無拘無束、開開心心地尋找樂子。

 

第七型人的好意是提醒大家「人生苦短要及時行樂」,他們總是自娛娛人地為大家創造生活歡樂,卻被誤解他們像隻花蝴蝶,做事情不專精,虎頭蛇尾,滾石不生苔,心中的矛盾於此衍生。

 

第八型領導統御者:他們恐懼受到他人的傷害或控制,認為世界是個弱肉強食的殘酷舞臺,想在這個世界好好活下去,不會任人宰割,就一定要成為強者,他們很能覺察權力之所在,以免自己受到任何人的控制,這正是他們最大的恐懼,有鑑於此,他們會運用自己強大的意志力和自信心挑戰環境、戰勝環境。第八型人的注意力焦點就是權力和控制,特別喜愛發號施令,渴望自己當家作主,並且替他人作主。

 

第八型人的好意是替天行道,鋤強扶弱,為弱者抱打不平,然而唯我獨尊和一不做二不休的纏鬥態度,令人感到害怕,大家實際感受的是「向我臣服者,才能得到我的庇護」,這樣專橫武斷、高壓的姿態,容易引起反感與對抗,心中的矛盾於此衍生。

 

第九型平和謙讓者:他們恐懼與人群疏遠,害怕失去、分離、毀滅,因此保持內在穩定和心靈平靜,與世無爭,因為他們相信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船到橋頭自然直,這世上一切老天爺自有安排,人,不過是老天爺棋盤裡的一顆棋子罷了,所以要順其自然,順勢而為,對人寬容,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因為天公疼憨人。

 

第九型人的渴望是與人和平共處,彼此接納,他們的注意力是內心的平和寧靜,以及與他人良好的關係,你好,我好,大家好。第九型人的好意是與人為善,每個人只要自律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整個大環境就會祥和共好謙讓,卻被誤解為他們隨波逐流,不思進取,心中的矛盾於此衍生。

 

心理學家費斯汀格(Leon Festinger)的研究中指出,生活中90%的煩惱,是你對其中10%煩惱過度反應所產生出來的。換句話說,生活中真正值得你煩惱的事情可能只有10%,但是由於你對這10%做了過度的反應,它給你帶來了90%的延伸煩惱,這個研究發現就稱做「費斯汀格法則」。如果你對於這個法則有所理解,那麼,當一個人堅守一輩子的價值觀和慣性被挑戰時,其內心所產生的牴觸與矛盾有多巨大,大家就可想而知了。

 

  1. 利之衝突

利益上的衝突在理解上,相對於前三項比較直白且顯而易見,因為已成為既得利益者,由於既有利益與真相產生衝突,所以不願意接受事實,不願意接受改變。這樣的案例,生活中屢見不鮮。

 

例:美國為了行銷本土的酪農業,所以告訴大家喝牛奶補鈣。

 

癌症的體質是酸性,喝鹼性水可以協助身體保持鹼性體質,遠離癌症。

 

令人聞之色變的帕金森氏症是由於毒性蛋白α-synuclein(突觸核蛋白)在腦部異常堆積,然而後來卻被發現,這篇發表在權威期刊上的文章,它的實驗數據是編造的。

 

世界上許許多多捷足先登的論調,即使被發現錯誤或偽造,卻因為後面的商業利益已經和它綑綁在一起,以至於人們不願意接受新的事實真相。最常見、最令我們困擾的利之衝突,就是客戶購買了競爭對手的產品,這是最常見的利之衝突狀況。

 

我們在銷售的時候,如果遇到客戶正在使用競爭對手的產品,這時候若是貿然出手攻擊對手產品,你將會發現,你的客戶會立即站到競爭對手那邊,去維護競爭對手的品牌,為什麼呢?因為那是他先前的購買決定,他在維護的是「先前自己所做的購買決定」。我們銷售時絕對不能製造與客戶對立,不能去詆毀客戶前面的決定,因為那等同於要對方承認錯誤,認列損失,這會使對方感到羞愧,而不願意面對事實真相。

 

 

人為什麼不願意面對真相?

∨ 無知自信

∨ 感知差異

∨ 認知失調

∨ 利之衝突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向第四型靈感創造者學習欣賞

向第七型勇於嘗試者學習可能性

向第五型博學多聞者學習承諾

九型銷售的核心關鍵

九型人格會客室:如何激勵自帶鎂光燈的第三型人 以及瞻前又顧後的第六

腦心腹模式升級 創造幸福的選擇權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