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時候我們會發現自己是分裂的,好像內心有好多聲音,而這些聲音卻又彼此相互衝突,到最後你會因其中的一個聲音而做出某種行為,可是結果卻令自己很自責,因為「該做的沒有做,不該做的反而一直去做。」可是這種在理智上的理解,對行為上的改變好像起不了任何作用,下次碰到類似的情況,還是一樣陷進去,進而引發更大、更深的自責,對自己更沒有自信,造成惡性循環。
知與行似乎有落差
針對上述的情形一般人很容易把它解釋成是一種壞習慣或習氣,甚至更宗教性的說法,就稱之為「無明」。這些觀點畢竟也只是一種「理解」,對事情或行為的改變沒有多大幫助,若人只要「理解」(知)就會造成行為改變(行),那事情就好辦了。事實上,知與行之間似乎永遠有一段落差,這種知行不合一的現象,是壓力及負面情緒的主要根源之一,會使人產生自卑、自責、焦慮,嚴重影響到自信心以及積極的自我價值感,頗具有殺傷力。
根據心理學的研究,它把人的身心狀態當成一個系統(system)來看,這個系統是由許多「部分」(part)所組成的,而每一個 ... ...
請繼續閱讀此篇文章 登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