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美國CIA公佈了一份統計資料,2021年全球的生育率排名台灣落居最後一名,同時台灣的人口總數也將持續負成長,到了2050年,台灣總人口將不足2000萬人。
據此,我上網查詢「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的一些相關統計資料,從長期的人口資料來看,今日的台灣和我20歲時候的台灣確實「大不相同」。1980年我從大學畢業的時候,台灣19歲以下的人口占比是45%,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不到5%;對照於當前的情況,2020年我國19歲以下的人口占比只有17.5%,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則增加到了16.1%。台灣進入高齡社會已是必然的態勢。
回顧80年代,當時台灣的整體氛圍是要成為亞洲四條小龍之首,社會各領域充滿了學習的氛圍,台灣要從亞細亞的孤兒走出去,台灣要積極開展國際貿易,要技術引進;殷殷學子以出國留學為目標,上上下下都一致期待也相信台灣的「明天會更好」。
彼時海峽對岸也經歷了滔天巨浪的變化,文革結束,78年代各大專院校恢復了高考,80年代從南到北展開了改革開放,90年代各大國營企業面臨了下崗潮,89年遭遇天安門事變……中國在經歷了這麼多的重大挑戰,並沒有出現西方世界預期或期待的動亂局面,相反的,在經濟、政治、軍事、外交上,成為西方不得不面對的「競爭對手」。
國際社會是現實的,要不是過去40年台灣民間中小企業老闆的打拼,以世界為家,哪有今日台灣的小康社會?要不是李國鼎、孫運璿、趙耀東那一代的清廉官員為台灣創辦了工研院,延攬張忠謀返台擔任院長,之後又創辦了台積電,以今日的美中之爭,哪有台灣的立足之地?
台灣的護國神山從來都不是政黨,而是民間的力量。台灣老百姓要往哪裡走,也不是執政黨說了算。
一般而言,30歲到45歲是就業人口的創業黃金時段,台灣在70年代到90年代時期,30歲到45歲的人口分佈是台灣的主力,加上當時的社會氛圍充滿了危機意識和向上努力的決心。
而今,台灣的青年勞動人口中,有50萬人是外籍勞力,再加上50萬名外籍新娘及26萬名社福移工,約占同年齡層勞動人口的1/3。而台灣當前的社會氛圍偏向休閒旅遊,網路言論偏向自我感覺良好,「有政府,請安心」成為執政黨對內鋪天蓋地的宣傳廣告。
台灣股市靠著護國神山一路狂飆,老百姓欠缺居安思危之心,殊不知高房價、低薪、勞動力短缺、創業家精神不再,正一步步蠶食著台灣的未來,凡此種種,令人擔憂,也不禁感嘆:為什麼台灣中小企業的經濟奇蹟一去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