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讓全世界的經濟都受到影響,但並不是每個行業都受到負面的衝擊,例如傳統家電行業的營業額不降反升,外銷訂單大增,這是因為歐美地區的人待在家裡時間增多了,一些不在家裡用餐的上班族開始學習自己料理食物,造成料理相關設備銷售量大增;同時疫情限制出門娛樂,電視機以及周邊設備的銷量也增加了。
地域化、族群化、盟友化
相對於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2020年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對於個人生活以及心理恐慌影響巨大,但是對於全球經濟的影響較為局部。相反的,線上商業活動成為新冠疫情下的最大受益者;從電視上、手機上、公車上鋪天蓋地的線上遊戲廣告,就可見一斑。
台灣防疫政策的成功,讓經濟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島內旅遊也適當地彌補了旅遊業與飯店業的損失,餐廳、夜市、景點的人潮依然鼎盛。然而,與10年前相比,網路已經滲透到每一個人的生活中,不論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面,都要借助網上的資訊來比較選擇。再小的店家或個人,都可以因為善用網路而受益。
疫情或許在2022年受到全面控制,但是人們的某些生活習慣可能不會再回到從前。2008年的金融危機肇因於全球金融一體化而產生的骨牌效應,新冠疫情則恰恰相反地把一體化的趨勢拆解成地域化、族群化、盟友化。
保健產業在疫情期間幾乎不受影響,但是也沒有業內人士期待的銷量大增。大陸的直銷行業繼續下跌,台灣直銷行業則小幅成長。依賴店面運營的美容、保健服務行業經營益加艱困,線上網紅直播帶貨則異軍突起。台灣的幾大百貨公司營業額依然亮麗,但是細究其因,各個專櫃對其顧客一對一緊迫盯人的會員服務,才是維持業績不被線上購物平台逆襲的關鍵因素。
機會在家鄉 也在遠方
新冠疫情下全球股市並未崩盤,相反的台灣、大陸、美國的股市持續看漲;似乎大家對新冠疫情結束後的生活都充滿了樂觀的期待。2003年的SARS疫情,台灣是全球最後被解封的地區,經濟損失巨大。
今年全球都在拼搶疫苗,搶的就是邊境開放的速度,現在國際組織已經在研擬邊境開放的標準,不久之後,台灣現行的管制政策就會面臨嚴厲的考驗。兩岸之間的防疫做法差距頗大,後疫情時代,兩岸人員往來何時解封不容樂觀。今年農曆春節,台商返鄉人潮不再,大部分的人都留在大陸過年了。
有台積電這個護國神山撐著,台灣的生活依舊舒適自在,感受不到國際競爭的嚴峻。台灣的電子商務落後大陸一個世代,疫情結束後將會更加面臨彼岸的競爭。台灣新一代的年輕人必須保有前輩的韌性,和開疆闢土的創業家精神,機會在家鄉,也在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