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的全民話題,除了疫情、疫苗之外,就屬東京奧運。這一次民眾熱議的焦點不限於台灣選手締造了歷年來參賽的最佳成績,更多的討論圍繞在比賽過程中選手所展現的意志和風度,以及背後的故事。
登上奧運殿堂的運動選手,幾乎每一位都是從小開始長期接受反覆嚴格的訓練,然後在短短幾秒鐘或幾十分鐘內,施展苦練多年的成果。這過程不知包含了多少汗水與淚水,忍受了多少疼痛與孤獨。可是不論實力多麼高強,或者平時訓練多精實、表現多麼優異,競賽總是得分出勝負,哪怕只是差一點點,也要接受「輸了」的結果。
再者,勝負固然取決於實力的展現,競賽的過程卻是動態的,充滿變數。選手臨場可能遇到大大小小、不可控制的狀況,譬如在高壓的情況下,一個分心可能就造成失誤,一個緊張可能讓表現失常,甚至讓整個局勢翻轉,所以不到最後一刻,沒有人能夠確知結果。
失去冷靜就無法有正常表現
運動競技不就像是人生的縮影?不斷地嘗試,也得不斷地面對成敗;即使有萬全的準備、拿出自己的最佳表現,也可能遭遇無常,而苦吞不滿意的結果,但每位選手仍然全力以赴,奮戰到底,比賽結束後,繼續投入辛苦的訓練,迎接下一次挑戰。
運動員上台領獎牌時喜極而泣的畫面,總是特別令人動容,除了因為他們實現自我、榮耀國家、敬佩他們超越極限的毅力與不放棄的精神之外,更因為身為觀眾的我們,在這些運動員的身影彷彿看到了自己。
在人生賽道上奮進的我們,可以向奧運選手學習什麼呢?對頂尖運動員來說,壓力如影隨行。沒有人希望輸掉比賽,但也沒有人能夠永遠一路領先,一直處在巔峰狀態。當失分、落後時,如何快速消化情緒,鎮定地繼續比賽?或者當表現陷入低潮時,如何從挫折中重新站起來?正向的自我對話,是這些運動員都會用到的心理技巧。
自我對話就是對自己說話或是腦中關於自己的想法,無論是無聲的在腦中對自己說話,還是實際發出聲音和自己說話都是。一般人在面對壓力或焦慮情境時,很容易出現自我批判、預期負面結果的聲音,試想,當你站在奧運賽場上,腦中迴響著:「如果沒有拿到金牌,我永遠不會原諒自己」、「剛才那一球我竟然出界?真該死」、「都是我不好,拖累團隊的表現」、「第一場就輸,真丟臉」、「完蛋了,對方又得分,沒希望了」諸如此類的自我對話,會令你更為沉著鎮定,還是沮喪無力?相信你一定看過選手因失誤而懊惱不已或氣極敗壞的畫面,甚至還有摔球拍、駡粗話的例子,而且一旦失去冷靜,多半無法維持正常表現,變成落敗的前兆。
用激勵的話語重振情緒
運動員也是人,遇到逆境一樣會失望、傷心、沮喪、難過及自責。不同的是,頂尖的運動員懂得轉換看待事情的角度,將負面的自我對話改成肯定自己、激發力量的話語,重振挫折帶來的低落情緒。
台灣選手在東京奧運有好幾場比賽,教大家看得驚心動魄,像是20歲的桌球選手林昀儒面對世界排名第一的樊振東,毫無懼色,就算對手接連得分,都能保持穩定情緒和節奏,專注應對下一球,一路追逼球王到最後;體操選手李智凱在全能項目意外落馬,當大家為他惋惜之時,幾天後他又在鞍馬項目演出完美落地;羽球男雙金牌李洋、王齊麟,以及高爾夫球銅牌潘政琮,一開始出師不利掉入「地獄」,但很快地將劣勢轉為「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勇氣,鼓勵自己抛開壓力,享受過程,一球一球地從「地獄」回到贏者圈。這些選手走進賽場之後,能夠支持自己的,除了自己,沒有別人。
羽球選手戴資穎:「總是有那麼一點遺憾,但不完美總是存在著,才有動力去追求更好的結果。」、「即使世界第一,也要學習輸的感覺。」
羽球選手王齊麟:「輸球不可怕,輸球是持續進步的動力。」
舉重選手郭婞淳:「相信所有的挫折,都是最好的安排。」
柔道選手楊勇緯:「正因為有些遺憾,才有了更遠大的追求。」
體操選手丁華恬:「勇敢承認自己的不足,才能突破。有時,我們甚至需要逆風飛行的勇氣。」
空手道選手文姿云:「無論對手強弱,一上場就要拿出最好表現,始終渴望勝利,輸了沒關係,因為在追求完美的路程中,我們已經完美了。」
體操選手李智凱:「努力過、嘗試過至少有50%的機會,不嘗試的話就等於0」、「有時候,老天爺之所以不停的為難,只是想確定你到底多想做到這件事。」
拳擊選手林郁婷:「今天跌倒了,我以後會努力站起來。」
自我對話的心理技巧,同樣非常適用於個人面對生活、工作及具有挑戰性的任務情境,修正負面的自我對話,化為自我支持的信念。感謝所有的台灣選手,你們不僅為自己寫下新頁,同時展現正向精神和語言的力量,為台灣社會做了最棒的示範。
自我對話的小技巧
- 辨識自我對話:回想在什麼時候會出現自我對話,記錄下來,區分是正向或負向的,以及對你造成的影響。
- 提前準備好的「正面信念」:平時蒐集自己被肯定、完成計畫、實現目標等的經驗,當你面對壓力、焦慮或逆境時,提取腦中這些正向的對話和畫面,類似播放影音檔案一樣,以取代負面的自我對話。
- 用自己的名字或「你」造句:例如「○○○(自己的名字),不要怕,你辦得到!」研究顯示,這種抽離式自我對話,能夠將人與壓力情境拉開距離,有利於轉換情緒,降低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