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人想的是如何用「別人的時間、金錢」去創造出更大的價值,一般人想的卻是用「自己的時間」去換取價值,就因為這樣,一般人被有錢人用錢收買了時間,讓自己遠離了時間最大的價值。你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呢?任何的選擇都沒有對錯,不管是階段性或是過渡性都沒關係,重點是:明白自己的時間價值,活出對得起自己的時間。
每一個人一天最多就是24小時,不管你是高官顯貴或是市井小卒,無論你在沙漠曠野還是都市叢林,就算你不想要也一樣擁有24小時,這是最公平的事,卻也是最不公平的事。
記得小時候每一天總幻想時間能過快一點,早一點長大成人,快快去實現兒時夢想,隨著時間的流逝,長大後,卻希望時間能慢一點、夠用一點。說也奇怪,「人」就是那麼奇妙,你是否也和我一樣曾經在年少時,有著極度狂野、不受約束的想法,幻想著自己能成就一片天、能夠去環遊世界、能夠結識幾位紅粉知己、能夠揚名立萬等等,但隨著年紀一天一天大,現實與夢想之間產生了極大的差距,夢想漸漸地遙不可及,每天過著重覆的生活,用你最寶貴的時間去換取金錢,卻又入不敷出。如果,這是你目前的生活寫照,那也許你該靜下心來好好想想「時間」這一個問題了。
金錢是時間的價值產物
記得剛出社會的頭幾年,曾經聽一位前輩講,人生需要在不同的階段追求不同的事。當時,這位前輩是這樣說的:20~25歲不要在意錢,應該大膽地去嘗試,磨練自己、累積經歷,找出最熱衷的事→用時間去找出自己的方向,不為錢工作。
25~30歲就必須要找出一個領域,全心全力投入,開始建立在這個領域中的資源、人脈、資歷等,透過時間去換取應有的價值,在這個階段要能強迫自己去累積到人生的第一桶金,為接續的道路做好準備→用時間幫別人工作,累積金錢收入。
30~35歲創立自己的事業,或是與人合作建立商業機會,檢測自己過去10年的積累→開始懂得運用別人的時間,來創造更大的效益。
35~40歲是擴充自己核心領域的關鍵,建立可被複製的系統→運用系統創造更多的時間及金錢效益。
40~50歲藉由系統所創造的效益,投入其他的領域去實現或創造不同的效益→這個階段可以是自我實現的階段,或是讓自己在事業效益上更加擴大。
50歲以後該穩的也穩下來了,可以開始享受人生,或是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上述的皆是以最佳的思維做為出發點,如果你未達上述的時間有所成就時,也不用太過氣餒,因為那只是一個參考值。在這一個部份,我想建議你再把另一個因素做為評估「錢」,以錢為結果,看看你目前投入的時間,所換取的價值是否成正比?並且問問自己:如何把時間發揮到最大的效益?
有錢人想的是如何用「別人的時間、金錢」去創造出更大的價值,一般人想的卻是用「自己的時間」去換取價值,就因為這樣,一般人被有錢人用錢收買了時間,讓自己遠離了時間最大的價值。
你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呢?任何的選擇都沒有對錯,不管是階段性或是過渡性都沒關係,重點是:明白自己的時間價值,活出對得起自己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