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直銷生活

激勵,就是這麼一回事


分類 / 直銷生活
作者 / 孫昭業
期數 / 第321期

    激勵,就是這麼一回事


朗讀:

你的預期會影響自己和他人的行為,以至於結果就如你所預期地成真。換句話說,你對他人的看法會影響對方對自己的期望,進而去實現這個自我期望,同時也應驗了你的看法。這就是心理學所謂的「自驗預言」。

 

在希臘神話中,有一位精通雕刻的塞浦路斯國王叫畢馬龍。他愛上了自己傾注全力所創作出的少女雕像,天天跟這座雕像說話,如同對真人般地悉心呵護著,誠心祈求與她長相廝守。最終,掌管愛與美的女神維納斯被畢馬龍所感動,將這尊雕像化為活生生的美麗少女。畢馬龍得償所願,娶了自己創造的理想女子為妻。

 

畢馬龍效應

畢馬龍的故事被引用為「心想事成」的隱喻和寓言,而現代的心理學家證實了「期望」和「相信」的力量並不只存在於神話中。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Robert Rosenthal和Lenore Jacobson於1968年進行了一項實驗。他們在一所小學裡隨機挑選出一些學生,然後向校方宣稱這些學生的智商很高,只是尚未在學業方面表現出來。事實上,這些學生的智商並不比其他學生來得突出,但半年過後,他們的學習表現的確突飛猛進,連智力測驗的分數也顯著提高。

 

Robert Rosenthal和Lenore Jacobson認為,這是因為學校老師受到研究者的暗示,深信這些學生是有發展潛力的,對他們寄予厚望,不知不覺地在課堂上給予他們更多肯定的眼光、正向的回饋。這些學生因此受到激勵,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有更好的表現,在學習時加倍努力,果然取得好成績,應驗了老師的期望。Robert Rosenthal就把這樣的現象稱為「畢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

 

「畢馬龍效應」後來在教育以外的其他領域也都獲得驗證,曾經有學者實地觀察A和B兩個團隊,發現兩組成員的實力相當,不同的是,A團隊的主管對自己的成員深具信心,B團隊的主管對自己成員的看法較為負面,研究結果顯示,A團隊的表現優於B團隊。

 

期待人如何,先怎麼待他

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J. Sterling Livingston指出,管理者對部屬的期望會影響他們對待部屬的方式,從而影響部屬對自己的看法,最後影響部屬的表現。如果管理者能夠肯定部屬的能力與特質,告訴部屬他們足以勝任某些工作而且獲致成功,部屬通常能夠達到管理者的期待,甚至做得更好。

 

其他的案例包括:隨機選中的酒癮病患被告知「復原的機會很高」之後,這些人的戒酒率提高了;首次捐款的人收到感謝或得知平均捐款金額之後,更樂意再次捐款,並且捐出的金額更高。即使是像路人、乘客、消費者之類的一般民眾,當他們接受到讚美或某些行為期待時,也會表現得更積極、踴躍,例如更樂意遵守規定、做更多的消費等等。

 

遺憾的是,在我們的生活周遭依然經常看到不少身為主管、領導者、父母或老師的人,希望部屬、員工、小孩或學生有好的表現,卻先入為主地認定他們的資質不佳、能力不足,抑或是一見他們的表現不如期待,就一昩地責駡或報以冷嘲熱諷。

 

自驗預言

小心了!你的預期會影響自己和他人的行為,以至於結果就如你所預期地成真。換句話說,你對他人的看法會影響對方對自己的期望,進而去實現這個自我期望,同時也應驗了你的看法。這就是心理學所謂的「自驗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無論是指責、批評或冷嘲熱諷,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除了製造嫌隙和衝突之外,並不能產生激勵的效果。相反地,類似「怎麼那麼笨?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業績這麼差,你到底懂不懂銷售?」、「原來你是某某學校畢業的,難怪能力不怎麼樣」、「我怎麼會生出你這樣的小孩?」、「除了吃飯睡覺,你還會什麼?」……等等充滿個人情緒、貶低對方的語言,不僅淪為人身攻擊,也會讓對方認為自己無能、沒有價值,乾脆放棄做任何努力,於是實現了你對他的「預言」。

 

唯有在正向的期望中,一個人的潛能和成長才可能萌生。如果希望你的員工、部屬、夥伴,或子女、學生能夠有好的表現,首先要相信他們是辦得到的,即使眼前他們仍有所不足,也必須盡力發掘他們身上的資源,看見他們的可能性,然後將這一份期望和相信,透過各種形式的讚賞、鼓勵及感謝傳達給他們,使他們對自己產生相同的期許和信心,自發地朝向你所期待的方向去努力和發展。所謂的激勵,就是這麼一回事。

 

真誠且令人受用的讚美、鼓勵及感謝,具有以下特點:

  1. 內容具體:指出對方的特質、能力、目的、進步、貢獻等,以及確切描述對方的行為或努力過程,而不是只有像「好棒」、「真厲害」等籠統的評價。
  2. 沒有目的性:在讚美、鼓勵及感謝之後,若隨即附上你的要求或期待,會讓人覺得是一種操控。
  3. 不做比較:在讚美、鼓勵及感謝對方時,不宜拿他人做比較。如果比較的對象成就、地位頗高,會讓人感覺不真誠;如果是很一般或是認識的人,不僅善意打折,還可能造成尷尬及困擾。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關島迎來2021年台灣首班直飛航班旅客 Air V&V計畫預計帶來超過

嘴裡三字經,心中一把尺 這就是——李永豐 言 或許粗鄙,行 無比

敢亂說話,比會說話吃香?

赤手登峰 (Free Solo) ~給每一位相信自己能夠締造不可能的人

曾經,看電影前要唱國歌?

為明年做最好的準備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