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大師開講

父子相隱


大師開講 / 作者 傅佩榮 / 直銷世紀第191期

    父子相隱


朗讀:
如果父親偷羊,兒子該怎麼辦?在《論語‧子路》有一段資料,提到楚國的葉公認為兒子勇於檢舉父親,才是「直」的表現。孔子卻持不同的看法,他認為「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這一段資料讓許多學者不安,因為孔子好像為了親情而忽略了社會正義。於是,有些人批評孔子沒有法治觀念,甚至有些人還要孔子為後代各種「家族犯罪」負一些連帶責任。這種批評可以成立嗎?

人性弱點導致受名利權位誘惑

我們先考慮兩點。

第一,如果父子互相檢舉,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況?我們在電視新聞中看到直播畫面,一個做媳婦的公開指責公公,說他「自己做事應該自己承擔,不如去死算了」,這樣的畫面與指控就代表「直」嗎?或者更進一步,一個做兒子的公開自己只是受「母親指使,去做轉帳匯款的動作」,意即自己若有洗錢之嫌,其責任全在母親。試問:我們會肯定這種行為是「直」嗎?

第二,自古以來,任何社會都有「家族犯罪」的案例,美國的黑手黨便是典型代表。那麼請問:他們是受到孔子的啟發才「父子相隱」,並且聯手 ... ...

請繼續閱讀此篇文章  登入/訂閱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莊子的養生觀

做俠義之事、發揚俠義精神

特百惠生活館開始營運

走出婚姻風暴,「醜小鴨變天鵝」!

禮義的作用

認識 醣質營養素

無為而治的領導者

省思錄:最牛拜年團

「隱形冠軍」浮出水面

笑臉是公司最大的資產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