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一波波針對保健行業亂象、非法吸金、社交電商的整治行動,中國直銷行業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受到很大影響,據我瞭解,多家體質不佳的公司運營處於停滯狀況,不過多數正規經營的直銷公司自第四季起陸續恢復了常態,業績也有所提升。
拿到牌照就等於賺錢?
自從2006年商務部批發直銷牌照以來,由於申牌門檻高,審批過程緩慢,決策的作業不透明,導致市場上一直有個說法:拿到牌照就等於賺錢。事實上,從2017年開始,直銷牌照的紅利已經漸漸褪色,大約有30%以上的公司業績不彰、面臨虧損。
2012年到2016年,這5年可以說是中國直銷行業最風光的時期,直銷行業總體營業額連年高速增長,獲牌公司數目大增,導致市場團隊領袖和直銷高管都成了稀缺資源,中國直銷市場的亂象也隨之擴大。事實上,過去幾年,許多拿牌公司對直銷的操作手法,幾乎可以說就是拉人頭。
今年初天津權健公司因為被網路媒體報導,公司處理不當,導致公司負責人及一批市場領導人被拘提,也連帶地造成「百日行動」。百日行動結束,權健公司被商務部摘牌,市場一直眾說紛紜,到底權健被摘牌的理由是什麼?直到11月才見到天津檢察院對權健提起「非法傳銷」等公訴。事實上,我們從事件本身的屬性來看,權健最可能違法的是誇大宣傳,權健公司在經營手法上,並不像某些公司純粹以拉人頭為主。如果權健一旦被判處非法傳銷入罪,那麼整個直銷行業都面臨了不可測的滅頂風險。
檢驗自己,順應環境
中國直銷行業經過這一年的外部環境衝擊,行業氛圍低迷,宛如進入寒冬的枯水期。一些被市場派主導的公司,一夕之間人潮散去,此時,投資方才沉澱下來,冷靜思考,公司下一步如何發展。不過,大多業績低迷的公司此時也拿不出什麼辦法,外部一些行業傳媒也常常做出一些錯誤的引導,只會提出一些口號,沒有實質內容和操作方法。
其實,保健產品的市場需求並沒有減少,只是消費者更加冷靜。一些制度掛帥、被市場牽著炒作的公司被淘汰,也讓行業未來發展更健康。今後不論直銷公司要如何因應調整,在中國這樣大幅員的市場,發展前提都是公司整體的管理能力。
唯有回歸企業經營管理的本質,對公司發展做對決策,用對人才,合理規劃藍圖,一步步穩健發展,隨時修正。正規運營的直銷公司是自己檢驗自己,順應環境,而不是被動地逃避法規。把握直銷的本質「產品為先,事業為本」,走到最後才是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