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組織醫觀點

從失智看複製 複製不出錯,組織不秀逗


分類 / 組織醫觀點
作者 / 黃敬英
期數 / 第348期

    從失智看複製 複製不出錯,組織不秀逗


朗讀:

 

細胞在複製分裂的過程中,如果發生蛋白質摺疊錯誤而沉積形成斑塊,久了會影響大腦工作,甚至演變成失智;而如果是組織複製過程發生錯誤,又會是什麼狀況呢?可以預防嗎?

 

組織行銷最大的魅力莫過於倍增,但是在倍增之前必須做好組織的複製管理,因為組織行銷是透過人的組織力量來達到行銷目的,所以在享受這甜蜜的果實之前,就要知道「複製」其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複製的過程中,不管是好是壞都會被複製下去,那結果如何?大家可想而知。

 

電影《父親》讓我覺察到的事

為什麼好與壞都會複製呢?其實在自然界的生物體中,每天也是不斷地重複上演這些事情,例如我們的細胞每天都面臨數億的死亡又複製新生,但是在進行細胞複製的過程中一不小心就有可能發生突變,一發生突變就有機會變成腫瘤細胞;又或者細胞在複製的時候,因為RNA訊息傳遞錯誤,引起蛋白質摺疊失敗而逐漸沉積形成斑塊,久而久之會影響我們大腦的工作,甚至演變成失智,以上所說的就是「可預防但不可治癒」的重大問題。

 

 

最近看了安東尼霍普金斯二度勇奪奧斯卡影帝的電影《父親》(The Father),片中以失智症患者視角,帶領觀眾面對失序與混亂的輪迴。《父親》講述的是一名失智老人安東尼每天醒來,記憶就自動歸零,固執的他不相信自己已經得了失智症,將女兒的付出拒之門外,甚至懷疑女兒想害他,隨著病情惡化之際,他漸漸將時間和空間都搞混了,當然也漸漸忘記自己是誰……

 

「老化本來就會讓人恐懼,不平順又帶著疾病,讓人更恐懼。從父親的眼神中,我都可以感到他的恐懼,但作為子女,我們也只能盡量安慰他。」台灣現在已經是高齡社會,慢慢會往「超高齡社會」發展。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依據國家發展委員會於2020年8月公告之「中華民國人口推估(2020至2070年)」之全國總人口成長中推計資料,再加上失智症盛行率推估(圖2),到了2066年,失智人口將達到高峰約85萬人,這是什麼概念?也就是每100人中有5人是失智患者,大家有注意到分母嗎?屆時台灣的總人口數約莫1750萬人,不再是現在的2300萬人,這無形中帶給每個家庭的負擔將遠遠超過現在的數倍,所以提早預防是很重要的,而了解整個發病原因更是重中之重。

 

 

差之毫厘,失智千里

失智症(Dementia)是近幾年來時常聽到的名詞,事實上失智症分退化型、血管型和其他因素所造成的失智。而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失智症各類型中最普遍的一種形式,約占60%,其症狀來自於腦部控制思考、記憶及語言區域的神經元,產生退化所造成的影響。

 

阿茲海默症是一種不可逆、進行性、退化性的疾病,在病人的腦中,會出現不正常的斑塊,主要是β澱粉樣蛋白斑塊(Amyloid β plaques)及神經纖維糾結;神經糾結物,主要是與微小管構成相關的tau蛋白,因過度磷酸化,而造成微小管扭曲變形,堆積在細胞內而產生。

 

(編按:Tau蛋白,是一種微管相關蛋白,在中樞神經系統神經元非常豐富而少見於其他細胞,在中樞神經系統的星形膠質細胞少突膠質細胞中表達量也很低。tau蛋白有缺陷並不再正常穩定微管時,將導致神經系統病變和失智症,如阿茲海默症。)

 

雖然目前沒有很有效的治療方法,但是站在生物學的角度而言,當出現臨床症狀像是健忘、時間和空間混亂的時候,其實身體上的生物學改變已經有一段很長的時間了,並且潛在的腦損傷可能已經發展到不可逆轉的階段。

 

現在就讓我們更微觀地來看看分子醫學的部分。細胞在複製的過程中雖然有檢查校正的機制,但難免還是會出錯,至於出錯的部分自然也會有一套清除系統可以清除掉;但若清除不掉或清除不完時,問題就隨之而來。

 

既然阿茲海默症(老人痴呆症)是β澱粉樣蛋白沉澱聚集,那我們就來談談蛋白質為何會摺疊失敗?細胞在複製的時候,會先從細胞核中的DNA開始複製,然後進行轉錄到RNA,RNA再進行轉譯產生蛋白質,來執行這個細胞所需要的生理生化功能(圖3),問題來了,蛋白質是屬於長鏈型胺基酸,會依照胺基酸的序列來進行不同的摺疊(Folding),以符合各種不同的需求。

 

細胞在複製分裂的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因素影響,像是活性氧傷害、脂肪代謝異常等,而活性氧所形成的氧化壓力,更是對身體的傷害極具殺傷力;就像今天的主角一樣,蛋白質為何會摺疊錯誤,小小的活性氧便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如果身體有很多細胞都發生β澱粉樣蛋白摺疊錯誤(Amyloid β misfolding),並隨著血液全身流動聚集,最常見的就是聚集在大腦形成斑塊而影響認知功能。

 

如何診斷失智症?

  • 問診:初步評估,包括發病時間、惡化速度、症狀有哪些、藥物使用情形及過去病史等。
  • 神經學檢查:是否有合併肢體無力、顱神經症狀或巴金森氏症的癥狀等。
  • 抽血檢查:包含血液常規檢查、肝腎功能、電解質、維生素B12、葉酸、甲狀腺功能、梅毒血清檢查等。
  • 腦部影像學檢查: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以排除其他顱內病灶,並評估腦部萎縮情形。
  • 認知功能評估:由心理師幫患者做認知功能測驗,評估短期記憶、長期記憶、注意力、計算能力、定向感、抽象推理能力、視覺空間能力、語言能力等。
  • 其他:必要時會視個案狀況安排腦波、核子醫學檢查、腦脊髓液及基因檢查等。特別若是年輕型失智,或家族中有多人失智,會建議安排基因檢測,如帶有脂蛋白4(Apolipoprotein E4,APOE4)基因,患失智症的機率就會增加。

 

當然,現在還可以自費做失智的風險基因檢測,或失智風險的蛋白質檢測,透過抽血檢查β澱粉樣蛋白的濃度,計算未來失智的機率。根據2019年的阿茲海默症和失智症期刊(Alzheimer’s & Dementia)研究資料顯示,失智風險的蛋白質檢測,也就是檢測β澱粉樣蛋白摺疊錯誤的濃度,最早可以追蹤到14年前的蛋白質變異,亦即可以在發病前14年就知道了。

 

每晚退休1年,失智風險就降低5%

 

根據法國長期研究報告,每晚1年退休,失智的風險就降低5%。因為職場上的人際互動、學習新事物……等,都可以刺激老年人維持身體功能。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老化與健康報告》(World Report on Aging & Health)指出,健康的老後目標就是要不失能、不失智。

 

說到這裡,還是老生常談一句:「預防勝於治療」,在還沒發病時,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增加大腦保護因子、減少危險因子,才能降低失智症的發病率。還沒有失智的,要預防失智,如果有輕度失智,就要預防變成中度、重度失智。除了正規治療之外,平日也要做到生活作息規律,以免生理時鐘混亂,飲食部分盡量實行地中海飲食,同時控制好慢性病,然後要多「動」,「動」什麼?就是「多動腦、多活動、多運動」。

 

  • 多動腦

一定要以學習新的事物為主,這點非常重要,也就是你從沒接觸過的。很多長輩不願意改變學習,總以為打麻將可以動腦,殊不知他打了40年的麻將,對大腦幫助其實不大,因為他只是重複在做以前做的事,而不是學習新事物,舉例像是閱讀、畫畫、打牌、園藝、下棋、編織、玩遊戲等。

 

  • 多活動

可以多參加廟會、教會、老人會、志工等社交活動,讓長輩有事情做,並維持正常社交生活,盡量不要待在家裡,避免孤單。

 

  • 多運動

根據研究證實,中強度的運動可以減緩腦部退化速度,甚至可能進步。但千萬不要只有走路和散步,強烈建議要有多元性和複雜性的運動,像是跳舞、太極拳、八段錦等,並搭配中強度的肌力和心肺訓練。

 

下一期將為讀者帶來看似十惡不赦的大壞蛋「癌細胞」,竟然也有值得組織學習的生存之道。

 

從醫學觀點為直銷組織看診

大家應該都聽過「壞的往上傳、好的往下傳」,這是經營組織行銷耳熟能詳的一句話,其實這也是組織在複製過程面對錯誤的一套「自我清理機制」;倘若這個機制發生了障礙或負荷不了,此時組織就會開始累積很多錯誤的損傷,如果再不「治療」,這些錯誤就會讓我們的組織生病。我想這是許多組織領導人不願看到的,尤其是當組織發生大勢已去(不可逆)的時候,那就為時已晚了。

 

其實組織的發展和經營智慧,跟我們在做健康管理是一樣的,必須時時做、天天做,千萬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畢竟戰力強的組織是經年累月培養出來的。夥伴每天要面對拜訪、推薦、說明、招商、教育、活動、輔導、客服……琳瑯滿目的組織狀況,試想如果沒有一套有效複製機制和校正機制的話,組織很難不出錯。

 

一套有效的複製機制也是組織領導人所期待的,除了透過自己學、做、教的經驗傳承以外,還要把這些「類比式」的經驗轉換成「數位式」經驗值,這樣才能符合數位時代的複製。

 

最後,透過日常中容易接觸到的疾病為例,一方面可以多了解醫學知識,另一方面也把這樣的觀念融入組織運作中,這就是「做人、做事」的硬道理。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你的團隊有退化性關節炎嗎? 關健一小步,組織一大步

你是組織的益生菌嗎?

眼睛業障重還是負擔重? 為什麼看不見組織強大的細節

從失智看複製 複製不出錯,組織不秀逗

你得了「直銷型失智症」嗎? 教育系統SOP,讓你不繳智商稅

你聽見下線心碎的聲音嗎? 從腸—腦軸線看訊息傳遞機制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