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蜜的糖,吃起來滿滿的幸福感,可以抒解壓力、忘卻煩惱,然而,如果愛糖成癮、無糖不歡,糖尿病可能就在等你掛號。日常生活上,糖不能多吃,組織經營上,糖也不能多給,否則一時的甜頭恐將變成日後的苦頭。
圖片提供/黃敬英
利用「想要又喜歡」的天性,來完成我們的目標和尋求獎勵,這不是談業務,而是在解釋很多明知不好卻又戒不掉的行為,像是手機、甜食,甚至是網路、酗酒、賭博、安眠藥濫用等,這些行為共同的特點就是「癮」,而且都和腦中多巴胺的「獎勵路徑(Reward pathway)」運作以及心理渴求感(Craving)有關。
獎勵可以是糖,也可以是毒,這取決於它是如何被使用和管理。如果獎勵是正確使用和管理的,它可以是一個強大的激勵工具,激勵人們朝著更高的目標和更好的表現努力。當人們因為他們的表現得到獎勵時,這種獎勵可以帶來快樂和滿足感,增強他們對工作或學習的動機和積極性。
糖尿病想跟你說的話
最近在滑社交媒體時,一直跑出一個減肥廣告,而且還是藝人代言的。但問題來了,廣告中一直訴求的是,使用產品期間,不管你吃多少喝多少,一樣能讓你體重減輕。看到這裡我大笑了,姑且不論廣告的真實性,但它透露了一個在台灣最常見的慢性病——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種代謝疾病,通常是由於身體無法正確地利用血糖所致。而血糖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由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轉換而來;當我們進食後,胰島素會從胰臟分泌出來,協助細胞將血液中的葡萄糖轉換成能量。一旦身體無法正確地利用血糖,血糖就會在血液中累積,導致高血糖,進而引起糖尿病。
糖尿病的發病原因可能與遺傳、生活方式、環境等多種因素有關,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引起糖尿病的原因:
- 遺傳: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的人,患病風險較高。
- 肥胖:過度肥胖會增加身體的胰島素阻抗,進而影響身體對血糖的利用。
- 運動不足:缺乏運動會使身體能量代謝不平衡,增加糖尿病風險。
- 不良飲食習慣:攝取高脂肪、高糖分(含精緻澱粉)的食物,會增加糖尿病的風險。
- 壓力:長期的心理壓力會影響身體的代謝和胰島素分泌,增加糖尿病的風險。
糖尿病早期症狀可能很輕微,例如吃多、喝多、尿多、口渴和疲勞等,但如果不加以注意和治療,糖尿病可能會導致眼睛、腎臟、神經系統等器官的損傷,進而影響身體的全面健康。因此,定期檢查、保持正確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是預防和治療糖尿病的關鍵。
當胰島素變得「不敏感」時
在你得到糖尿病前,你一定要先知道什麼是「胰島素阻抗」(Insulin resistance)?這是得到糖尿病的關鍵。
胰島素阻抗,簡單說,就像是在生活中為何你會不想去注視一個人,因為他一直講話講不停,即使你把頭轉向另一邊,他還一直在講,白目到不會看情況。我們的身體也一樣,每次血糖一高就把胰島素叫出來,久了之後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度就會下降,這時候就產生阻抗了。
身體在進食後,胰臟會釋放胰島素到血液中,胰島素能夠幫助細胞將血糖轉化為能量,同時還能抑制肝臟釋放葡萄糖,維持血糖水平的穩定。但當身體對胰島素產生阻抗,對胰島素的反應減弱或無效時,細胞無法正確地利用胰島素,導致血糖無法進入細胞,最終導致血糖升高。
胰島素阻抗是許多慢性代謝性疾病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礎之一,例如第2型糖尿病、肥胖症、高血壓等。常見的胰島素阻抗風險因素,包括過度肥胖、缺乏運動、不良飲食習慣、高膽固醇、高三酸甘油酯、高血糖和高血壓等。
胰島素阻抗的診斷需要進行胰島素和血糖的檢查,通常使用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進行評估。治療胰島素阻抗的方法,包括改變生活方式,例如增加運動、減少攝取高糖分和高脂肪的食物,以及藥物治療,例如口服藥物和注射胰島素等。若能及早發現和治療胰島素阻抗,有助於預防和治療相關的慢性代謝性疾病。
當糖尿病的親戚來了,你也完了
糖尿病所引起的慢性併發症相當多,從腦部血管神經問題、眼底病變、心血管疾病、腸胃道失能、腎衰竭、泌尿系統問題到周邊血管疾患,從頭到腳幾乎是全面性的崩壞。
糖尿病人血糖若沒控制好,血液中的糖分過高,就像器官泡在糖水裡,容易產生急性和慢性併發症;發病早期症狀不明顯,但隨著時間及疾病的進展,無論大血管、小血管及神經系統,都可能因為血糖長期控制不良,逐漸發生相關病變。一旦發生慢性併發症,對健康的影響通常都是無法恢復的。
糖尿病慢性併發症有哪些?
- 大血管病變:腦部、心臟、足部等大動脈的硬化,可能會造成腦中風、心肌梗塞、糖尿病足的病變。
- 小血管病變:
(1)眼睛病變:常見有白內障、視網 膜病變、黃斑部病變、青光眼,嚴重時甚至會導致失明。
(2)腎臟病變:常見症狀有蛋白尿、血壓上升、慢性腎衰竭,嚴重時引起尿毒症,需要透析治療(洗腎)。
- 神經病變:包括自主神經病變及週邊神經病變,會影響系統如下:
(1)泌尿生殖系統:性功能障礙、頻尿、神經性膀胱。
(2)消化道系統:便秘、腹瀉、腹脹、胃輕癱(胃排空延遲)。
(3)心臟血管系統:心悸、心搏遲緩、姿勢性低血壓。
糖尿病所引起的併發症要很小心,因為這才是要命的元凶,原因是併發症和全身每個器官都有關係!
組織醫診斷
好的獎勵可以激勵組織夥伴有動力做更多有用的事,常見的獎勵可分為兩種:外在的(分紅、升聘或參加表揚等其他有形的事物)、內在的(獎賞、更大的主導權、有機會參與規劃組織等)。組織提供獎勵,只能恰到好處和恰如其分,萬萬不可一昧地追求多巴胺帶來的爽感而染上癮,以後要戒就很難了。
設立獎勵活動的目的可以有很多種,以下是幾個常見的目的:
- 激勵夥伴:獎勵可以激勵夥伴提高工作效率,以達到更好的業績和目標。
- 增強競爭力:獎勵可以吸引人才,提高公司的競爭力,使公司在市場上更具吸引力。
- 調節行為:獎勵可以影響夥伴的行為,鼓勵夥伴培養正確的工作態度和行為,並防止夥伴偏離公司目標。
- 增進團隊凝聚力:獎勵可以增強團隊凝聚力,提高夥伴的工作滿意度和對公司的歸屬感。
整體來說,設立獎勵活動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夥伴的工作效率和品質,增強公司的競爭力,調節夥伴的行為,以及增進組織凝聚力。所以,透過合理的獎勵活動,可以刺激組織的發展和夥伴的成長。
但遇到沒有長期規畫或沒經驗的管理團隊,把獎勵活動變成糖毒時,組織就有可能罹患「組織型糖尿病」,變得無精打采,不管再怎麼促銷都推不動,甚至會造成夥伴發生以下結果:
- 壓力和焦慮:過度獎勵可能會增加組織夥伴的壓力和焦慮感,因為他們必須達到更高的目標才能獲得獎勵,這可能會影響他們的工作效率和健康狀態。
- 不當行為:夥伴可能會因為追求高獎金而產生不當行為,例如削價競爭、誇大不實和濫用客戶信任等,這些行為都會傷害公司形象和名譽。
- 忽視其他目標:當組織過度追求獎勵時,他們可能會忽視其他重要目標,例如教育訓練、基本功和產品品質等,對公司長遠發展造成負面影響。
- 內部競爭:過度獎勵可能會引起夥伴之間的內部競爭,導致組織內部的緊張和不和諧,進而影響組織的整體效能和合作精神。
因此,公司應該謹慎考慮獎勵制度的設計和實施,以確保獎勵不會導致負面影響,同時激勵組織夥伴,透過合理的獎勵活動提升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