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團隊會藉由舉辦讀書會活動,彼此惕勵共進。而你都是透過什麼管道閱讀所選的書籍呢?買新書?買二手書?買電子書?還是上圖書館借?經營出版事業,原本就是使命高於營利,讀者不管透過什麼方式取得讀物,在影音當道的年代,真正養成閱讀的習慣,才是對所有出版相關業者最好的獎賞。
台灣人不愛讀書?公部門的看法可能跟你不一樣!文化部在成立之初,公布了一份圖書出版產業年度調查,2012年國人每年平均閱讀13.5本書,完勝法國的10本、日本8.4本、韓國10.8本。根據這份報告,台灣的閱讀風氣,放眼世界,可說是名列前茅;但,有件事是報告所沒有告訴你的——這很有可能是拿芭樂去跟蓮霧比,專家說如果扣除課本、參考書等台灣人從小閱讀的「強項」,台灣可能被打回原形。
何謂「借閱楷模」?
夢想雖豐滿,現實卻很骨感!閱讀風氣不振的問題,終究得面對。為了鼓勵民眾多上圖書館借書,有人想出表揚借閱最多圖書民眾的點子。2017年3月17日,教育部舉辦的「台灣105年閱讀習慣調查結果暨借閱楷模表揚典禮」隆重舉行。成績揭曉,借閱楷模壯年組第一名,全年共借了7294本書,平均一天閱讀近20本書;第二名5764本,平均一天閱讀16本;另外,還有一位雲林的9歲孩童也借閱了3732本之多,平均一天超過10本書,成績好得令人咋舌。
在此之前,公營圖書館家數持續成長,使用讀者卻不斷減少,讓教育部傷透腦筋。(註1)一場借閱楷模的表揚活動,終於扭轉局面。不過,到場媒體無不傻眼,因為除了主辦單位可能不清楚之外,明眼人都知道,一天要讀完十幾二十本書根本不可能,這只是一場借書記點的贈獎活動,假借推廣閱讀之名,除了勞民傷財之外,意義不大。(註2)
最近,蔡志浩在個人臉書發表的一篇貼文「獨立書店:逛與不逛的掙扎」,在文化圈引發不少議論,「只借書不買書」的言論,成為眾矢之的,以至驚動文化部。不同於教育部廣設圖書館,鼓勵民眾閱讀、借書,文化部的視角放在出版業,尤其是扶植獨立書店產業之上,因此關注此事。根據文化部官網所述,為了獨立書店,還特別訂立有輔助政策。
「只借書不買書」有問題嗎?
蔡的貼文為何被炎上?顯然與其身分有關——「台灣使用者經驗設計協會理事長」、「獨立書店文化協會訪視委員」,以及連續十年文化部聘任為實體書店訪視委員。他是文化部針對獨立書店的補助政策,每年委託獨立書店文化協會專案輔導,由該協會推派的7位審查委員(有時稱作顧問或訪視委員)之一。
文化部獲悉消息後,隨即以「此次言論嚴重傷害廣大書店經營者」為由,停止其職務。結果並不令人意外,只是「傷害廣大書店經營者」的理由筆者感到有點牽強。收集網路上所羅列有關「不買書只借書」的「罪狀」,有一種頗具代表性的說法:唯有購買新書,讀者才不至於單方面坐享其成,可帶給辛苦產出創作的作者與出版業經濟回饋,支持圖書產業的發展。
文化部首任部長鄭麗君也曾表示:「文化公民意識的覺醒,不單單只是買書,也牽涉到去什麼地方買書,讓怎樣的書店可以繼續存活下去。」這個觀點,就揭櫫在文化部的政策說帖中,很明顯地,是將「買書」視為一股支持獨立書店的重要能量。
人人買新書,當然有助於包括獨立書店在內的圖書產業,值得鼓勵。不過,即使如此,也不代表不買書(尤其是新書),或者不到獨立書店買,就必須被苛責。蔡志浩的被停職,不應與此有關。
作為一種知識的載體,每本書終其一生,都是從新書狀態開始,歷經一再重複或轉手被利用,知識因此變得更為普及,最後沉澱積累為文化養分。買新書、二手書,或向圖書館借閱,都是其中環節,也是圖畫文化的消費態樣。
公共圖書館的書,是編預算購買,而後才免費提供借閱,這是基於推廣閱讀的政策考量;二手書市場的存在,也不全然是因為價格便宜,還有各種版本的歷史與收藏價值,甚且與書本的裝幀、觸感、氣味等愛書人的癖好有關。這大概就是倫敦查令十字路84號(84, Charing Cross Road)上專賣各種舊書與絕版書的馬克書店(Marks & Co.)能夠吸引書迷不遠千里前去朝聖,或者電子書無法完全取代紙本書的原因吧!
出版市場,本來就不只是為了作者、出版商甚至書店的利益而存在。另一方面,圖書具有一般商品無法比擬的文化底蘊與使命,在決定一頭栽進圖書世界的同時,作者與書商心中想必是清楚的。無論如何,只借書不買書,不是原罪,而是包括蔡志浩在內每一個人的自由,也是公民意識,甚至政府政策的一環。否則這不會只是蔡志浩一個人的問題,被教育部表揚的借閱楷模,問題可能更大。筆者以為,說理很重要,蔡志浩是忽略了自己作為一個扶植獨立書店產業政策代理人的身分與任務,混淆公私領域的言論分際,這的確是問題,但卻是個「職務倫理」的問題。
獨立書店產業扶植政策是如何被執行的?
儘管獨立書店文化協會理事長廖英良出面聲明:「顧問個人之消費偏好,不屬聘任之必要考量」(註3),文化部仍發文表示:「實體書店訪視業務由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承辦,協會每年邀請訪視委員時,文化部基於尊重獨立書店協會立場,一直以來皆照案備查。」文化部是在不顧協會理事長聲明的情形下,逕以「言論嚴重傷害廣大書店經營者」的理由,斷然停止續聘用蔡志浩。
其實,文化部大可等到調查清楚蔡某的圖書消費習慣對於工作是否會構成影響再做決定,驟下定論,或許是出自順應輿情,迅速平息眾怒的考量。但,如果文化部心意已定且邏輯是正確的,那麼蔡志浩的停聘,所代表的是,文化部不再因循以往的「照案備查」,未來將有何積極作為?我們尚且拭目以待,也樂觀其成。
獨立書店的存在,代表著一種多元文化的價值理念,不過礙於財力與規模,難與大型連鎖書店或網路電商匹敵,文化部自2012年成立以來即不斷給予支持,補助經費逐年增加,到了今(2024)年度,補助金額已來到2305萬元(註4)。經費不可謂不多,然而,粥少僧多,勢所難免,如何避免分配不當,排擠真正需求?如何做到公開透明,讓人信服?補助的事前審查、事後考核基準,以及工作與權責畫分等都很重要,是必考題。
文化部於102年度推出「第一桶金」輔導措施,共有北中東8家書店獲得補助,同年也將實體書店納入「文化部補助辦理文學閱讀推廣作業要點」補助對象,計有26家書店獲得補助,其中補助既有書店品牌經營計17家;補助近期甫成立並具發展特色的書店6家;補助新店開設暨營運3家。為了讓書店可以永續經營,另又訂定「推動實體書店發展補助作業要點」,提供書店業者營運補助。以上係整理自文化部政策說帖的內容,但從中除了願景之外尚找不到答案。
倘若,文化部有意告別「照案備查」的做法,那麼,除了編列補助金預算之外,如能發揮管理職能,明訂審查基準、程序,監督機制,並一如初衷追蹤十多年來補助金的運用狀況與效益,如此一來,蔡志浩事件算是起了正面作用,引起文化部對於問題的注意,扶植獨立書店產業的理想則有望真正落實。
(註1)李雪莉,「台灣的閱讀危機」,天下雜誌263期。2012-07-06。
(註2)皮諾丘,獎亂頒?全國借書冠軍每天閱20本書?這才是真相!TVBS新聞網。2017-03-22。
(註3)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官網。
(註4)文化部獎補助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