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領導力

活化精神價值,是創造的泉眼


分類 / 領導力
作者 / 顏國偉
期數 / 第369期

    活化精神價值,是創造的泉眼


朗讀:

人必須正本清源,分清神魔,本立才能道生,讓精神價值的創造重新綻放。那麼,人在器物創新的道路上,才不會苦了自己,又害慘別人,才能將魔性徹底解除,給人類帶來真正的幸福。

 

無論國家還是企業界,莫不視創新能力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尤其是科技領域的創新,更是關乎國家命運和企業持續增長的命脈。在全球撕裂、競爭白熱化的趨勢下,大家不惜投入巨大資源,力求把競爭與發展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而創新競爭就像短道速滑,我們在加速,人家也在加速,最後要看誰速度更快、更能持續。

 

活在創新競爭下的生命主體,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存在?在當代市場文明的大環境下,創新的激情與動力來自外面刺激——打敗對手、佔有市場、掌握控制權,除了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更可獲得崇高榮耀;為了防止被超越,必要時可訴諸法律來捍衛自身利益。

 

西方哲學初始非功利

這種意識底下的心靈,已遠遠乖離原來的求真精神。古希臘哲學與科學之祖泰勒斯(Thales),為了觀察星空而失足掉入水坑,救起來後對著救他的人所說的第一句話是「明天會下雨」;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為了研究哲學,毅然放棄王位;到了柏拉圖(Plato),總結出「哲學始於驚奇」,顯見西方哲學一開始就超功利,是知性心魂求真的追求,不是今天高調講創新所追求的「經濟效益」、「生活水平」、「國家綜合實力」。 

 

文藝復興之後,對知識和智慧的愛,重新佔據人們關注的中心。人們畢生投身於對科學知識和原理的發現,利用這些發現進行發明創造、藝術創作,不是為了發展生產力,而是為了好奇,為了探索真理,為了了解上帝是怎麼創造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

 

所以,在西方文化的本源,人有神性的一面,活著不僅僅為了要過得好,而是為了精神上的超越性追求。人有自己的尊嚴、愛好和理想,要發揮自己的才情和創造力,所以,人不能當成工具來使用,否則就成為「非人」。

 

工業革命後演變出來的全球市場化,求真的知性心魂已經異化成輸不起、唯我獨尊、唯我獨大、自我優先的意識,封閉在自我關注之內。在創新賽道上勝出的少數人,一邊志得意滿,富可敵國,一邊卻害怕會被超越而活得惴惴不安,絕大多數則淪為工具。

 

當新一代信息技術廣泛應用後——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一個越來越「非人」的世界就在成形:一方面被硬梆梆的APP定義其存在性功能,一方面淪為商品,在市場上兜售,價格卻愈賣愈賤。生命意義的虛無感、活著的無力感,成為催化個人癲狂、家庭失序、社會失序的亂源。

 

精神價創造

在創新活動背後的抉擇主體,是貪婪與恐懼,是大到不能輸的自我。人類過去500年在器物上的創新,遠遠超過之前2000年的總和,生活品質無疑是大幅度提升了,然而生命品質卻每況愈下。

 

華夏人文重視的是生命品質,指出存在需要走出虛無感、走出無力感,必須依靠具有心靈的活動,活化精神價值,這也是最核心的領袖教育。信諾、盡心、恩義、孝慈、成全、弘道等,如果來自外力,那是道德教條或行銷包裝,如果自心靈而發,將會是精神價值的活化,而活化就是創造;華夏領袖學,就是開發從心靈湧出的精神價值創造力。

 

精神價值的創造,因為擁有絕對的自主權——「我欲仁,斯仁至矣」,是最高品質的積極自由(free to),令存在超越個體的有限性,超越時空,感召他人;時人視為神聖不可侵犯的行動自由、言論自由、擇業自由、婚姻自由、信仰自由等,都是爭取對外在禁錮的解除,本質是消極自由(free from),而人皆會死,死亡的追光燈映照出這些自由乃米粒之光,無法與皓月爭輝。 

 

創造源來自意識的擴充

「獻身甘作萬矢的,著論求為百世師。誓起民權移舊俗,更研哲理牖新知。十年以後當思我,舉國猶狂欲語誰?世界無窮願無盡,海天廖廓立多時。」

 

這是清末明國初年梁啟超的自勵詩,作於1901年。當時他因為戊戌變法失敗,遠遁海外已3年,理想雖遭挫敗,卻未消極頹唐,仍然執著要為理想奮鬥到底,詩中洋溢著意氣昂揚的精神力量,道出精神價值的創造力就像在冰雪中綻放的梅花,離不開千磨萬擊的現實,與營造一個優渥舒適、對失敗寬容的創新氛圍有著天壤之別。

 

面對懸崖百丈冰,人究竟憑藉什麼才能像梅花那樣依然花枝巧,擁有無窮盡的創造力?秘密就在「願無盡」!「願」就是意識的擴充,是創造之源。初生嬰孩,處於矇昧混沌狀態,全然活在個體意識的封閉之下;及年紀稍長,當感知到長輩、父母,兄妹的存在時,傳統家教教之以恭敬、禮讓、守序等應對之道,皆在喚醒他者意識,再經由生命教育,他者意識由親到疏,逐步擴充至師長、同學、朋友、愛人、夫妻、上司、下屬、吾鄉、吾土、吾民。

 

透過生命相通的感受力,感受心魂的內涵獲得充實——信諾、恩義、盡心、成全等生命品質,油然而生,此刻的生命才第一步打破個體性的封閉,產生真實的同理心、同情心,願意為他者而扛起責任,不加躲開而無怨尤。

 

華夏人文,把他者意識發展至生命美學的境界,「成人之美」——成為華夏人文重視的生命情調。上古神話《嫦娥奔月》、《項羽本紀》虞姬自刎、《管晏列傳》鮑叔牙力薦管仲任相,皆在敘述「成人之美」的生命情調。

 

嫦娥為什麼奔月?因為要成全夫君后羿護衛世人的心,替他服下玉帝賜給后羿的毒藥,甘願忍受曠古寂寞和無邊寒冷;虞姬為了不負累項羽,要楚王渡江,他日東山再起,所以自刎;管仲雖具才華,但糗事連連,佔利、壞事、罷官、逃跑,鮑叔牙依然推薦給齊桓公任相,而管仲也做到幫助齊成為春秋五霸。

 

從物質世界進入時光隧道,人擴充了第四個維度的存在感——「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然而英雄的性情感召力,足以使我們深深感悟到「是非成敗轉頭空」,倒不如「一杯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因此而放下執念。這個維度擴充了歷史文化意識,深入者將升起深心大願:為傳道、授業、解惑而創造,為撥亂反正而創造,為垂教後世而創造。

 

意識擴充從穿梭時間到超越時空界線,發展出能夠契入天地宇宙的意識,從親親而仁民,從仁民而愛物,最後達到天人合一之境,這是心靈對精神世界的穿透力,對天地萬物的感應而生起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願力,產生無遠弗屆的創造力。 

 

引動創造源的7個成長階梯

在教育方法論上,意識的擴充需要循次漸進,有7個成長階梯:捨離、虔敬、開放、用心、感動、感應、洞悉。

 

現代人嗜欲甚深,離天機很遠,透過捨離,擱置俗務,節制物欲,放下得失寵辱,強化意志力,提高決斷力,心才不會那麼躁動;再來要端正態度,透過虔敬,把懷疑心、貢高我慢之心放下,解除習性反應的約束,才會用身心去體驗,而不是止於知性的概念。

 

而且,現代人活在意識形態底下,曲解傳統,被西方的國際輿論霸權搞到頭暈目眩,神魔莫辨,於是「拋棄自家無盡藏,沿門托缽效貧兒」,必須開放心胸,然後才真正用得上心,躬身踐履,通過試煉。

 

生命品質成長的第一個信號是「感動」,如孟子所形容:「聞一善言,見一善行,如決江河,沛然莫之能禦。」再進是「感應」——穿透言語、表象的包裝,時空的阻隔,直接切入他者的深層意念、意志,再發展出直覺思維,具有洞悉生命信息,人與事物全信息的意識。《易經》就是古人洞察意識成熟後,通過文字留給後世的經典,故居於儒家經典之首。

 

精神價值的創造,素來是華夏人文所長,令人扼腕嘆息的是,在「五四」掀起的新文化運動,竟然將之與器物上的創新對立起來,是前者造成我們要挨打挨餓的禍源,因此務必除之而後快,持此意識形態者迄今仍佔大多數。

 

精神價值的創造與器物創新,本屬本末關係,不是矛盾對立的平面關係。後者蘊藏巨大的魔性,並已在20世紀兩次的世界大戰中張牙舞爪過。現在地緣政治衝突掀起的核戰威脅,以及未來科技脫序發展下去導致人丟失生命靈性,成為賽博格(Cyborg 半機器人),屢屢在告誡:人必須正本清源,分清神魔,本立才能道生,讓精神價值的創造重新綻放。那麼,人在器物創新的道路上,才不會苦了自己,又害慘別人,才能將魔性徹底解除,給人類帶來真正的幸福。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團隊領導人常犯的4大錯誤

把成長與利他擺中間 從周星馳電影功夫看至尊領導力的展現

守住內心的溫暖與希望 把傲氣修練成傲骨

BB CALL世代如何與沒見過不智慧手機的人對話?

避免犯下顛覆性錯誤 領袖必須通過的3項試煉

慧眼識英雄 識的是什麼? 掌握開發領袖潛能的要門

影音推薦